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自媒体 > 小鹏的翻身仗,不在财报里

小鹏的翻身仗,不在财报里

2023-08-23 18:05:02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2023年中旬起,小鹏汽车逐渐回归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至少从声量层面打赢了“翻身仗”。 一年多之前,小鹏还曾拿下2021年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但随后的一年中,小鹏如水逆般从云端跌落谷底,市场对其产品线的质疑很快蔓延到企业经营层面,牵一发而动全身,销量与股价连环下跌。 从上海车展到Q1财报发布会,何小鹏仅仅是站在那里似乎就已经用尽了全力,似乎一开口就要对“鹏友们”说一声对不起。 直到6月份的G6发布会,何小鹏说“我觉得只...

2023年中旬起,小鹏汽车逐渐回归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至少从声量层面打赢了“翻身仗”。

一年多之前,小鹏还曾拿下2021年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但随后的一年中,小鹏如水逆般从云端跌落谷底,市场对其产品线的质疑很快蔓延到企业经营层面,牵一发而动全身,销量与股价连环下跌。

从上海车展到Q1财报发布会,何小鹏仅仅是站在那里似乎就已经用尽了全力,似乎一开口就要对“鹏友们”说一声对不起。

直到6月份的G6发布会,何小鹏说“我觉得只用2个月就能回到冠军”,市场才再一次回想起曾经意气风发的销冠。

如果3天预定量超3.5万台让何小鹏缓缓地吐出一口气,那么与大众的联手才真正让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而在翻开小鹏的Q2财报之前,差点就以为小鹏汽车真的回到了榜首。

01 让利换量

从财报上看,小鹏汽车尚未实现触底反弹。

2023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营收为50.6亿元,同比下降32%,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下滑,但降幅相比之前两个季度的39.93%和45.9%略有收窄;净亏损达到28.1亿元,同比增长3.9%。

2023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为9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8.9亿元减少38.9%;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79.4亿元,同比减少43%,下滑的主要原因还是汽车交付量减少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终止。

营收另一部分来自服务以及其他收入,上半年该部分收入为11.6亿元,同比上升21.4%,是小鹏目前少数向好的数据,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零部件及服务销售额增加。

何小鹏表示,“我们基于扶摇架构打造的首款战略车型G6于6月正式上市并且迅速成为最畅销的车型之一,为我们带来了销量增长的巨大动能。我相信G6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扶摇架构上更多车型的推出。”

实际上,小鹏二季度共交付2.32万辆,甚至不及理想当前的月销量。

小鹏的翻身仗,不在财报里

交付量是造车新势力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仅从交付量层面看,小鹏已经很难坐稳第一梯队。

何小鹏给三季度指引定为总交付量3.9万辆-4.1万辆,环比增长68.1%—76.7%;预计营收85亿-90亿元,较二季度增长67.9%—77.8%。

算上7月已知的1.1万辆,接下来两个月,小鹏的月均交付需要达到1.4万辆才能完成指引,单季度营收指引更是接近上半年的营收数据。

同时,小鹏方面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透露出这样的信号:只要G6产能爬坡,积压的订单能够释放,小鹏就能重回第一梯队。

不过,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小鹏G6将起售价拉低至20.99万元,最高配G6的售价也几乎与Model Y的起售价持平,这种贴身肉搏的方式意味着小鹏在牺牲利润换取销量。

小鹏的翻身仗,不在财报里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未意识到,小鹏几乎是唯一一家从成立起就站在特斯拉对面的造车新势力,从产品型号到车身尺寸,再到以技术为研发和营销的核心,小鹏一直默默承受着特斯拉的正面火力,以及特斯拉溢出的市场。

财报数据显示,小鹏的毛利率达到了新低。二季度,小鹏的汽车毛利率为-8.6%,该数据在去年同期为9.1%,大幅度下滑的汽车毛利率导致整体毛利率由正转负,下滑至-3.9%,去年同期为10.9%,一季度时仍为1.7%。

今年6月初,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曾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表示:“一个有基本常识的汽车企业,在产品立项的时候普遍会把产品的稳定毛利率设定在15%—25%之间(对应标准定价的零售价格,而不是促销降价后的销售价格),最差也不会低于15%的毛利率(代理模式则需要把经销商的销售毛利率也计算进来)。”

李想还指出:“产品毛利率远低于预期,毛利率波动较大,并不是企业定价良心,而是需要改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及持续扩大规模。达到千亿级别的收入规模后,15%—25%的产品毛利率是一个健康生存的汽车企业的基准要求,销量领先的比亚迪、特斯拉都是如此。”

小鹏则在财报中提到,二季度毛利率降低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一是“与G3i相关的存货减值和采购承诺亏损”,使得毛利率降低了4.5%。

G3是小鹏的第一款量产车,发布于2018年12月,后于2021年7月推出了小鹏改款G3i,这两款车型交替的2021年,小鹏成为造车新势力销冠。

G3i对智能驾驶硬件架构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售价16.89万—20.19万元。据终端销售数据,G3和G3i今年只卖出3000余辆,月均300余辆。未按约定数量完成采购合同引发的连锁效应,给小鹏造成了2亿元的账面亏损。

除了G3i销量下滑带来的供应链方面的损失,小鹏二季度的毛利率还受到促销政策及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影响。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上半年,泡泡玛特收入28.14亿元,TOPTOY收入3.11亿

8月22日,泡泡玛特发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名创优品(TOPTOY)也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20...

2 小鹏的翻身仗,不在财报里

2023年中旬起,小鹏汽车逐渐回归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至少从声量层面打赢了“翻身仗”。...

3 从“阿迪弃子”到“安踏希望”,始祖鸟可有奢侈品的命?

文 | 刀法研究所 晶敏 今天,安踏公布了 2023 年上半年财报。集团收益 296.45 亿元,同比增长...

4 不爱奶茶,爱动画,蜜雪冰城勇闯二次元

8月13日,知名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官宣,将推出以旗下IP“雪王”为主角的动画《雪王驾到》,定...

5 婴配粉的“新装”:形状变化、植物基、碳中和……

文|母婴时代藤遥 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一个刚需品类,在产品品质和研发上,各大品牌都格外...

6 边砍边省,快手终于赚钱了

自上市以来亏了两年的快手,今年二季度终于赚钱了。 财报显示,2023年Q2,快手营收达277.4亿...

7 主打“县城大店”,单品年销1000万杯,这是不是个好模式?

一二线品牌扩大规模的当下,总有一些区域品牌在夹缝中生长。 在福建,我发现了一个开出...

8 首款潜望式长焦iPhone,来了

文|雷科技 苹果终于要为iPhone配备潜望式镜头了。 来自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分析师报告指出,...

9 监管收紧中消协出手,网约车聚合平台无序发展将“刹车”

文|网经社 十九 01 中消协出手,网约车聚合平台遭戴上“紧箍咒” 所谓的“网约车聚合平台”...

10 四年干出DPI,到底有多难?

文|投资界PEdaily 周佳丽 一家小有名气的双币基金遭LP公开质疑,原因是旗下一支成立于2018年的...

1 上半年,泡泡玛特收入28.14亿元,TOPTOY收入3.11亿

8月22日,泡泡玛特发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名创优品(TOPTOY)也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20...

2 小鹏的翻身仗,不在财报里

2023年中旬起,小鹏汽车逐渐回归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至少从声量层面打赢了“翻身仗”。...

3 从“阿迪弃子”到“安踏希望”,始祖鸟可有奢侈品的命?

文 | 刀法研究所 晶敏 今天,安踏公布了 2023 年上半年财报。集团收益 296.45 亿元,同比增长...

4 不爱奶茶,爱动画,蜜雪冰城勇闯二次元

8月13日,知名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官宣,将推出以旗下IP“雪王”为主角的动画《雪王驾到》,定...

5 婴配粉的“新装”:形状变化、植物基、碳中和……

文|母婴时代藤遥 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一个刚需品类,在产品品质和研发上,各大品牌都格外...

6 边砍边省,快手终于赚钱了

自上市以来亏了两年的快手,今年二季度终于赚钱了。 财报显示,2023年Q2,快手营收达277.4亿...

7 主打“县城大店”,单品年销1000万杯,这是不是个好模式?

一二线品牌扩大规模的当下,总有一些区域品牌在夹缝中生长。 在福建,我发现了一个开出...

8 首款潜望式长焦iPhone,来了

文|雷科技 苹果终于要为iPhone配备潜望式镜头了。 来自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分析师报告指出,...

9 监管收紧中消协出手,网约车聚合平台无序发展将“刹车”

文|网经社 十九 01 中消协出手,网约车聚合平台遭戴上“紧箍咒” 所谓的“网约车聚合平台”...

10 四年干出DPI,到底有多难?

文|投资界PEdaily 周佳丽 一家小有名气的双币基金遭LP公开质疑,原因是旗下一支成立于2018年的...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