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有媒体报道“你吃的外卖可能在一两个月前就被做出来了”,曝光网红外卖大量使用“菜肴包”的内幕:记者走访了在美团、饿了么平台上销量靠前的外卖门店,发现大量外卖店存在部分或全部使用菜肴包的现象。但外卖平台并没有对使用了菜肴包的外卖门店或菜肴明确标识,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
11月16日,“梨视频”在微博发布拍客视频,反映安徽合肥杠岗香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廉价过期原料、生产条件脏乱差等问题,直指“生产过程令人作呕,镜头触目惊心”,这一结果更是让消费者无法接受。
涉事公司表示,媒体爆出的视频经鉴定为剪辑拼凑,后期配音合成。经安徽合肥市食药监检查,该公司牛肉、大豆蛋白合规,未发现过期原料,但存在生产车间存在地面积水、原料运输过程防护措施不严格的问题,已主动要求停产自查。视频发布之后,饿了么平台发布声明,对涉及相关原材料的餐食商品紧急下架。
2 事件分析
餐饮商家能否使用速食包,目前并没有相应规定,专家认为:速食包“标准化、速食化、低成本”的特点更能满足社会需求和行业需要,“速食包”对解决餐饮小散乱有促进作用,应当大力发展,但应当加强属地化规范管理。
2018年4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工作指导意见》,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明厨亮灶。相对于实体店的消费,外卖行业更缺乏消费者的直接监督,因而也更加应该推行明厨亮灶。透明公开也是食品安全最好的保障,如果消费者通过外卖软件能看到店家后厨的情况,那么很多所谓餐饮后厨的“秘密”就不再能引起消费者的“恐慌”。
对于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责任应该是一直坚守的底线,规范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面对外卖行业这种新业态,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如何实现有效的监管,平台方本身又该如何对外卖商家进行监督,以保证食品安全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也是应该继续探索的问题。
事件六 同仁堂过期蜂蜜门
1 事件概述
2018年12月15日晚,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新浪微博及其官方微信发布视频,曝光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的委托生产商在生产同仁堂蜂蜜时存在大量违规行为,其涉嫌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表面宣传是“退给蜂农养蜜蜂”,实际上则是送入原料库。同时,据执法人员介绍,2018年10月该企业还曾更改蜂蜜的生产日期,违法延长产品“寿命”。
2018年12月16日,北京同仁堂发布声明称,相关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经地方监管部门调查,北京市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同仁堂蜂业食品经营许可证,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同仁堂蜂业处以罚款人民币1408.8万元。2019年2月12日,北京市纪委市监察委问责共处理北京同仁堂蜂蜜问题相关责任人14名。
2 事件分析
此次同仁堂回收的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均属于回收食品,《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禁止生产经营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禁止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2014年3月13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超过保质期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超过保质期食品和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不得使用更改生产日期、更改保质期或者改换包装等方式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和回收食品,不得将超过保质期食品销售给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
文章标题:【最近的新闻和评论:2018年食品行业热点事件报告(4)】,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8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