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食品行业并无特别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但是也有个别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如连锁火锅店使用老油、同仁堂过期蜂蜜事件、外卖速食包事件、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等,所发生的事件涉及餐饮、调味品、休闲食品等行业,涉及的问题主要有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食品生产经营操作不规范等,此外团体标准首次引发了行业的争议。国际方面,美国的大肠杆菌疫情和环孢子虫病疫情,则主要是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事件一 连锁火锅小龙坎使用“老油”
1 事件概述
2018年5月28日,梨视频发布的视频“直击小龙坎老火锅后厨”,网红火锅品牌小龙坎被曝出众多食品安全问题,问题包括火锅行业顽疾--使用“老油”食用油反复使用、变质肉刷猪血再销售、回收菜品、餐具和拖把在统一池子清洗等多个食品安全问题。视频显示小龙坎吉林长春欧亚店工作人员将客人吃剩的锅拿回后厨将油简单处理后再次制作食物上桌,甚至回收菜品重新上桌;哈尔滨会展店、江西南昌店还存在“餐具没时间消毒、与拖把共用一个盆”等情况。
28日下午,小龙坎官方微博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问题,涉事门店已停业自查,并请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检查。随后,成都市食药监部门约谈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要求他们配合各地相关部门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2 事件分析
从海底捞后厨乱象到小龙坎“口水油”,火锅业不规范操作,回收使用原料等老问题频发,已经成了一个无法遮掩的行业话题,更是顽疾。这与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国家监管薄弱等不无关系,一些连锁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存在管理跟不上步伐的情况。
对连锁企业来讲,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餐饮业传奇海底捞基于以往的良好口碑虽然获得补过机会,但也因此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在快速发展中理应建立与之配套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注重规范及食品安全责任,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守法自律意识。
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监管部门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监督抽检”、“飞行检查”等市场监管手段不应仅针对生产企业,也应加强对餐饮企业的日常监督抽检,加大处罚力度,让监管长效化、常态化。
事件二 卫龙辣条违规使用防腐剂事件
1 事件概述
2018年8月30日,湖北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官网发布了2018年第34期食品抽检信息,涉及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6批次不合格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主要问题为使用了防腐剂山梨酸及其钾盐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标准要求为不得使用。因涉及辣条明星企业“卫龙”,通报一发,立即引发了公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9月4日凌晨,卫龙食品就此事作出回应:公司产品完全合法合规,融易新媒体,产生分歧的原因是公司执行现行有效的河南地方标准,而相关国家标准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之后,湖北食药监盖棺定论:调味面制品(辣条)按照“方便食品”实施许可,食品添加剂使用归属于“方便米面制品”,使用防腐剂属于违规添加!
2 事件分析
此事件反映出我国食品标准法规制修订和食品安全监管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食品分类体系的设置与应用、食品标准的效力等方面。
各方对食品分类的理解不一致,导致实际应用中的偏差。“辣条”属于一类新的创新性产品,在发展早期很多都是小作坊生产的,所以过去很多年这类食品在国家标准体系中的定位比较模糊。根据卫计委公告,“辣条”参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2014)方便食品的标准执行,其中不允许添加山梨酸及其钾盐等防腐剂,而卫龙所执行的河南省地方标准《调味面制食品》(DB41/T 515-2007)中明确,辣条参考“糕点类、膨化食品类”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添加上述防腐剂。各地方执行的标准不统一、参照的生产许可分类不统一,必然会导致辣条产品在市场监管判定中的不统一。“同品不同标”的情况由此形成。
文章标题:【最近的新闻和评论:2018年食品行业热点事件报告】,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8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