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徐敬惠:行业乱象根源在于脱离实际的增长压力 缺乏耐心的层层倒逼(2)

  在对保险经营的核心逻辑进行穿透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对行业的回归之路做出一些细分和界定,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最顶层的是行业定位层面,包括我们说的回归保险的本原,回归服务实体,回归经营规律。回归长期主义,回归客户至上,回归诚实守信,回归以人为本,最底层的是能力打造层面,包括回归专业致胜,回归再匹配,回归服务本质。希望通过对这十个回归的解释,来帮助或者来更加正确的判断我们行业前行的姿态。

  这里我简要说一下,首先是回归保险本原,这个回答的是何为保险行业的行业根基,保险本原性需求就是消减生活、工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坚守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基本属性,不仅是保险业的立业之基,也是保险业的使命和担当。

  第二个回归服务实体,回答的是何为保险业的产业角色,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构成,服务实体是保险业的本分。当然这里所指的实体经济不仅仅是狭义上的实体产业,也包括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因为保险需要发挥好经济的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第三个是回归经营规律,这里回答的是何为保险的逻辑遵循,以寿险为例,保险需求贯穿于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旅程,这就需要负债端必须与客户全生命周期来陪伴,通过专业建议和贴心服务,建立起客户的尊重、信赖和认同,这将成为未来寿险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从资产端来看,负债业务的长期性决定资产端经营应强调跨周期配置和长周期防御,通过获得稳定的回报才能为客户提供持久的保障。

  我们讲理念树立层面,我们看到回归长期主义,融易新媒体,这里回答的是何为保险经营的价值理念。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工具,贯穿生命旅程,跨越经济周期,关乎民生保障,天然需要秉持健康、持续、稳健的长期主义的发展理念。

  回归客户至上,这里回答的是何为保险经营的运营理念。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以客户为中心,过去粗放式的要素驱动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驱动、价值驱动和信任驱动。强调从客户需求出发去塑造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提升客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回归诚实守信,这里回答的是何为保险经营的服务理念,保险的产品在形态上是一纸承诺,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无论长短,坚守诚信为本,责任兑现才是真,这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于保险的偏见和误解。

  回归以人为本,这个回答的是何为保险经营管理的理念,销售的真谛是交易各方的信任与互利,是一门共赢的艺术,以终为始,所以我们应当将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核心价值观深植保险理念中。

  回归专业致胜,主要回答的是保险公司的看家本领从哪里来,专业能力建设是亘古不变的话题,需要着眼未来,苦心修炼,不应过度依赖外力,温水青蛙式的专业建设难以筑牢自身的护城河。我们行业发展很快,主体很多,但是专业能力建设上有点堪忧。

  回归资产匹配,这个回答的是保险公司的模式之争何去,相较于资产驱动还是负债驱动的模式之争,我们更应该深入理解和把握三大匹配,成本收益匹配,现金流匹配,在资债两端找到最大公约数,让公约发展行驶在健康持续的轨道上。

  肖总刚才的发言从负债端的经验和资产端的管理双重实践,站在集团的高位上,用非常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非常认同,马上给他发了个微信点赞。

  回归服务本质,这个是回答了保险公司的服务属性是不是变了,新国十条提出的是保险是现代服务业,从生态化服务发展方向上可以看出,服务先导才是优化客户体验,缓解销售压力的良方。

  最后简要汇报一下改变,改变传统模式困局。理解了保险经营逻辑,清晰行业回归姿态,我们可以尝试给出改变传统模式困局的建议。现在大家都觉得很难,无论是寿险很难,产险也很难,资管也很难,最终集团就更难。所以我想从三个“改变”给出建议。

  首先,改变高管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需要准确把握监管思路和政策动向,顺势而为、借势用力是这个过程,大家都体会到了没有?实际上是监管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不仅仅是监管趋严,站位也发生了变化。

  其次,需要深刻洞悉客户需求,谋定后动。

  最后,评估自身能力与环境生态,这是一个蓄力的过程,推动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改变。

 文章标题: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徐敬惠:行业乱象根源在于脱离实际的增长压力 缺乏耐心的层层倒逼(2)

内容摘要:在对保险经营的核心逻辑进行穿透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对行业的回归之路做出一些细分和界定,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最顶层的是行业定位层面,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list/28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