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退息“黑产”江湖:想通过中介退保退息 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近日,在西南某城市,13家保险公司联名致信当地金融监管局,举报以当地一家企业咨询管理公司为代表的职业从事恶意代理退保业务的团伙。

  举报材料称,该团伙通过四处散发广告,扬言受理各大保险公司保单的全额退保业务,不管保单是缴清、中止还是已经退保的,并以代办退保业务为名,收取30%~50%不等的高额手续费,引诱消费者将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交到其手中,以伪造证据、钓鱼录音、聚众投诉等方式向当地保险公司施加软暴力影响,逼迫保险公司满足其全额退保的要求。

  上述举报只是使得恶意退保露出了冰山一角。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化身一个想要退保的消费者,混进了恶意退保江湖一探究竟。

  稳赚不赔的生意:退保7万,中介拿2万

  “专业保险维权,全国退保,不限地区不限保险公司。”“能退的、断缴没退过的、已退却没有全退的,没能力续保想退的保险都可以帮你退。”类似的广告充斥着各大社交平台。

  对于一个保单过了犹豫期(一般10天左右),但又不想承受退保损失的消费者来说,上述信息无疑挠到了痒处。不过,这些打着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旗号的中介机构也并非慈善机构,想要全额退保,消费者必须出点“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在网销平台的一个店铺咨询了“全额退保”业务。该店铺客服人员先要求记者出示相关信息:“保单的所在地、年缴费情况、保单的现金价值等”,随后表示要根据这些情况评估服务费。

  另一家在微信上经营退保业务的人员小胡则表示,要想咨询“全额退保”,必须先填写一份调查问卷,问题包括“投保录入信息时哪些信息错误”“业务员有没有送你礼品?或者给钱”“签名是谁签的,有没有代签”等等,也就是找保单瑕疵。

  记者获取的材料显示,提供保单等相关材料后,以“交了7年保费共计7万余元”为基础计算,中介给出的代理费用是2万~3万元。为坚定消费者全额退保的决心,中介透露,他手上正在进行的单子大概5000多份,等待退保款入账的,就有450万元左右。

  “全额退保成功后,中介要拿走退保金额的30%~50%。”一位知情人透露,从业者很多是一些了解保险销售流程的法律人士,或者是已经退出保险圈的前保险代理人。以保险代理人为例,由于其对保险公司自身的销售话术、各环节存在的漏洞非常了解,他们要做的就是找出每个案例在销售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并存证,以此实现退保。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介不仅经营退保业务,还招收代理商。记者从一家中介的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该中介不处理外来订单,只有成为他们的代理商或者通过代理商提交订单才可以进行退保业务,而“加盟费”并不低。

  除了在网上承接业务,一些退保咨询公司采取线下揽客的方式,他们直接在保险公司附近租赁办公场所,打出“全额退保专家”“减少您的退保损失”等广告,吸引消费者关注。

  全额退保三板斧:投诉找茬、卖惨、撒泼

  交过代理费,就来到了全额退保的关键环节。那么,中介是怎么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的呢?

  一位退保消费者张虹(化名)开始只反复表示,这事(退保)没什么可多说的,退都退了。最终透露出的内容让人吃惊,她申请退保的理由是:保险代理人承诺贷款,诱导她投保。

  进一步追问下,张虹起先说办业务时,保险中介承诺可以贷款,又说中介还许诺返还费用。但在连番追问下,张虹支支吾吾终于承认:在投诉时撒了谎,实际上保险代理人并没有承诺贷款。

  “他们教我这么说的!”引导张虹说出这些话术的,正是号称可办理全额退保的代理中介。

  记者随后找到了一位退保中介小胡,告诉他“(记者)与保险公司所签合同是本人签名,也没有其他的漏洞”。小胡指导记者用话术引导被诉人作出不利陈述,比如“我2016年在你那买的那款保险,当时你返还我多少钱,我有点忘记了,我朋友也要买,想了解一下”,并嘱咐记者“一定要记得用电话录音或者微信截屏”。小胡称,拿这些“证据”向监管部门投诉很管用。

  这些保险消费者的投诉内容大多高度相似,甚至文字雷同。比如:“经不住他苦苦纠缠,我本就心软,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下来,买了这份保险。”如此一模一样的文字,出现在多份投诉书中。

  除了找漏洞,中介还会教你大招:找茬、卖惨、撒泼。只要保险公司一天没有答应退保,就要下决心豁出去,摆出一副要把事情闹大的架势,逼迫保险公司退保。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文章标题:退保退息“黑产”江湖:想通过中介退保退息 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list/12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