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爆料:美团没想好:盈利提升,“生态炎凉”(2)

  美团本地生活涉及的业务很多,酒旅到店的高毛利板块一直是美团利润的主要来源。其模式可以理解为,酒旅到店给外卖供氧,外卖带来的高频流量拉动高利润业务。

  从消费需求诞生到消费决策以及最终线下消费的整个过程,美团通过重资产的O2O,将用户流量围拦在自己的平台内。

  “美团实际上是一个流量分发平台,商户获得多少流量取决于美团,美团也可以从源头上断流。”王洋认为,这是享受美团流量的代价。

  当美团不向用户展示某些商户时,仅依靠自然搜索,这些商户订单量会出现大幅下滑。此外,美团还可以通过调整搜索名单排列与用户端配送距离对商户进行限流。“排序有的是竞价产品,有的是自然个案产品,但是个案产品可以进行人工干预。”王洋告诉虎嗅,调整商家的接单范围,一般是针对商家违规的惩罚措施,比如把接单范围从五公里缩减到三公里。

  在这次“声讨”美团收佣过高的浪潮中,出面的大多是餐饮协会组织。鲜有单个餐饮企业敢于跳出来指责美团,更没有选择直接下线以拒绝涨佣——这皆源于美团对于商户的强势地位,而当下又是中国餐饮业最困难的时节,它们离不开美团。

  美团财报发布之前,亚洲餐饮联盟在其公众号上撰文,根据美团2019三季报指出,即使外卖订单增加3倍(实际达不到此增幅,因为平台在极速上线新商家,增量会被更多瓜分),餐饮企业营业额恢复到60%,但扣减平台佣金服务费和满减营销费等30%-40%,实际收入最多也只是原销售额的42%。而且餐饮企业还需要再承担线下的房租和人工等各项费用,势必还是会亏损。

  “该出来做面子事情的时候,却变本加厉地涨佣,不知道美团是怎么想的。”有业内人士对美团直接批评道。

  针对美团提出的扶持商家的措施,山东省级餐饮协会发布的《关于强烈呼吁外卖平台全面降费的公开信》中还指出,美团提出的疫情期间给予新品牌商家3%-5%的优惠,实则是针对新客户,也是一种拉新手段,对原有商家并无优惠。

  面对餐饮业的怨声载道,也有舆论根据美团提供的信息认为,美团的佣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美团2019年财报公布后,根据美团财报新闻稿撰写的媒体报道中,出现很多这样的标题(下图):

  一些行业大V也撰文为美团辩护,他们称,美团的抽佣是拿去支付骑手的费用了。但事实上,美团的外卖小哥,很多不是由美团来发工资的,而是统一由“供应商”雇佣管理,美团只是给供应商支付“采购费用”。一位骑手供应商代表吴刚(化名)对虎嗅表示:“说美团抽佣收来的钱用来给骑手这个有点扯,美团的骑手是我们供应商的啊!”

  业内人士指出,把佣金和骑手成本混为一谈,是美团偷换了概念,“比如我送一单20块钱和送一单100块钱 ,作为骑手,我这一单的收入是一样的。但是美团抽取佣金是按照交易额的百分比提成的。”美团骑手供应商对虎嗅表示,换句话说,骑手成本只和平台上订单数量的多少有关,而佣金才和交易金额(客单价)高低有关。

  疫情加重骑手这一群体的生存压力,各地隔离措施也为其复工增加了困难。但供应商并未享受到供不应求下价值上涨的待遇。

  “大家现在压力都很大,我们是两边受气,有时候美团强制要求我们保证骑手待遇,但是又给我们降价(采购价)。”吴刚告诉虎嗅,这中间的损失,都由供应商自己承担。且美团在疫期给商家的补贴,钱只能存在美团账户里继续消费。“餐饮业现在这么辛苦困难,美团却对平台上的商户没有支持,这一点应该是行业公认的。”

  北京国贸地区一家歇业转让的餐厅

  为什么美团不能体谅一下餐饮业和供应商?

  虎嗅研究总监Eastland撰文指出过,美团外卖2018年送60亿单,每单只赚8分钱净利润。而毛利率为13.8%;2019年,这一数字大大改善,美团外卖毛利率上升5个点至18.7%。每单赚钱超过1块钱(2019年全年总计87.22亿单,外卖毛利润额102.33亿元,平均1.17元/单)。这其中,佣金大幅增长的贡献不可忽视。有媒体(财报看公司)指出,2019年美团的佣金收入为655.3亿元,同比增长39.4%,美团将佣金的增长,在财报中解释为“主要是交易金额,特別是餐饮外卖业务的交易金額大幅增加”。但是,2019年美团餐饮外卖业务的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8.9%,还是略低于佣金收入的增幅,这意味着的,佣金的抽成比例有所增加。

  但是2020年,中小餐饮店有不少熬不过疫情倒闭的,这意味着,整个外卖业的中小商家基数在变小。

 文章标题:最新新闻爆料:美团没想好:盈利提升,“生态炎凉”(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99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