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后疫情时代,非公医疗进入整合期

后疫情时代,非公医疗进入整合期

2023-05-09 05:15:01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导读
“非公医疗更加应该关注质量的提升”,在近日举办的GE医疗博鳌大健康领袖峰会暨中国大健康领军人物千人大会上,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和执行董事长蔡江南表示,现在国内非公医疗有两万四千多家医院,数量有点太多了。 据统计,目前国内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显示,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从2020年的23524家增加到2021年的24766家,占全国医疗机构比例从65.5%增加到67.7%。 虽然从整体来看...

“非公医疗更加应该关注质量的提升”,在近日举办的GE医疗博鳌大健康领袖峰会暨中国大健康领军人物千人大会上,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和执行董事长蔡江南表示,现在国内非公医疗有两万四千多家医院,数量有点太多了。

据统计,目前国内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显示,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从2020年的23524家增加到2021年的24766家,占全国医疗机构比例从65.5%增加到67.7%。

虽然从整体来看医疗机构数量已超过公立,但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床位数量只占到30%,医院门诊量只占16%,医院住院量只占19%。特别是,在市场口碑方面,非公医疗在公众认知明显落后于其真实发展,仍然带有不良的刻板印象。

非公医疗的机遇来自消费能力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这些会给医疗和大健康产业带来井喷式、暴涨式的增长。不过,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副会长余小宝在2022年5月曾介绍,疫情以来已有2000多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这也意味着,疫情之后,非公医疗发展正式步入转折关键期。

非公医疗进入淘汰、整合期

新风天域联合创始人兼CEO,和睦家医疗CEO吴启楠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整合、淘汰(对于未来未公医疗发展)都很重要,(在新冠疫情之后)有一些低质量的非公医疗会被淘汰,也可能是被整合,这是难免的。

在疫情期,非公医疗受冲击巨大,部分非公医疗机构的员工工资、房屋租金、防疫开支等成本压力剧增。各机构门诊量萎缩,大量非公医疗办医疗机构生存艰难。虽然有非公医疗机构主动承担起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坚强生存,但也有部分非公医疗机构黯然倒下,这背后映射出其与医疗诉求并不完全一致,现在显现的倒闭潮也就不可避免。

据第一财经报道,截止2022年7月初,数据显示2022年民营医疗企业破产重整案件达到46件,涉及医院近30家。2021年全年,相关破产重整案件达到100件,同比增长25%,自2020年以来,破产重整的医院数量也可能至少达到上百家。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一年总计亏损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高达553万元。实际上,在多位非公公医疗行业人士看来,疫情只是加速了非公医疗行业到达淘汰、整合阶段。

医疗服务是全周期的。公立医院集中于提供“院内”服务,无暇顾及“院前”的筛查和“院后”的康复,这也是非公医疗未来发展的机遇,也契合十四五规划中提及的非公与公立医疗互为补充的概念。蔡江南表示,非公医疗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差异化的特色专科建设。

因此,“差异化、更好补位”才是非公医疗未来与公立医院错位竞争的更好发展的关键。

“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错位竞争的关键在于六个字:协同、互补、错位。”一龄医院集团董事长李玮向界面新闻介绍,其中协同在于病前的筛查检查、慢病亚健康、疾病预防;而互补和错位的关键则在于发挥非公医疗的强项——包括服务、机制和创新,与公立医疗在重大疾病、急救等生命保障的强项进行错位。这些公立医疗没有精力做好的,却恰恰是国家、社会需要非公医疗大力发展的地方。

谷仁医疗产业集团董事长赖志旺也向界面新闻表示,非公医疗可以着力从以下五大方面进行发展,包括灵活性跟效率,非公医疗的管理和决策体制如何更灵活;优质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多附加的、公立医院无法做到的一些服务;专业和特色化,聚焦特色服务,打造独有品牌;资本,通过资本为非公行业带来更多顶尖的设备及技术;信息技术,更灵活的处理数据。

除此之外,“非公医疗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马拉松竞赛,其中人才和学科是必不可少的两大关键。”瑞慈医疗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方宜新向界面新闻表示,人才和学科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般,既要有包括管理人才、护理人才、技术人才等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并在这些人才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建设,只有这样非公医疗才能越走越远,最终实现其高质量的发展。

赖志旺也认为,医教研三体布局对于非公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山系的医院发展如此之快,是因为其有高校支撑医教研方面的人才培养,谷仁医疗目前也正在推进医教研发展布局:医,即自身的医院基础;教,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搭建人才输送渠道;研,融易新媒体,即自身的科研基础。”

联手药械企业下沉成为新趋势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每个人都会感染”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终于有疫苗了

5月3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Arexvy(RSVPreF3 OA/GSK3844766A)获美国...

2 后疫情时代,非公医疗进入整合期

“非公医疗更加应该关注质量的提升”,在近日举办的GE医疗博鳌大健康领袖峰会暨中国大健康...

3 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医美监管新规,医美资质、渠道导流等监管步

5月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

4 快速检验设备将成村卫生室标配,农村医疗能否告别“四件套”

去年冬天期间,农村新冠治疗的 “ 四件套 ”(“ 抗病毒+抗生素+激素+退烧药 ”)一度 走红...

5 血液肿瘤之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望成为CAR-T治疗新蓝海

近几年,CAR-T治疗作为细胞基因治疗的代表,颇受业界关注。自2017年起,诺华、吉利德等跨国...

6 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发布最新研究,部分数据优于进口苗

HPV(宫颈癌)疫苗一直是公众和市场高度关注的大品种。当前,随着二价苗、四价苗、九价苗...

7 迈瑞医疗2022年年报:智慧医疗需求提升 “三瑞”生态迎风起

4月27日晚间,迈瑞医疗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66亿元,同比增长20.17...

8 【专访】全球疫苗免疫联盟CEO:世界正在进入多重流行病并发的

有效的疫苗是许多疾病最重要的防治手段。过去三年的新冠全球大流行,一方面,人类以超乎...

9 疫情后血制品行业企稳,采浆与进出口恢复增长

曾在疫情中被很大影响的血成品行业已经慢慢规复。 4月底,血成品行业的各大公司纷纷宣布最...

10 联影医疗交出上市后首份答卷,海外业务实现翻倍

4月27日晚间,联影医疗发布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联影医疗2022年实现营...

1 “每个人都会感染”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终于有疫苗了

5月3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Arexvy(RSVPreF3 OA/GSK3844766A)获美国...

2 后疫情时代,非公医疗进入整合期

“非公医疗更加应该关注质量的提升”,在近日举办的GE医疗博鳌大健康领袖峰会暨中国大健康...

3 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医美监管新规,医美资质、渠道导流等监管步

5月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

4 快速检验设备将成村卫生室标配,农村医疗能否告别“四件套”

去年冬天期间,农村新冠治疗的 “ 四件套 ”(“ 抗病毒+抗生素+激素+退烧药 ”)一度 走红...

5 血液肿瘤之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望成为CAR-T治疗新蓝海

近几年,CAR-T治疗作为细胞基因治疗的代表,颇受业界关注。自2017年起,诺华、吉利德等跨国...

6 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发布最新研究,部分数据优于进口苗

HPV(宫颈癌)疫苗一直是公众和市场高度关注的大品种。当前,随着二价苗、四价苗、九价苗...

7 迈瑞医疗2022年年报:智慧医疗需求提升 “三瑞”生态迎风起

4月27日晚间,迈瑞医疗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66亿元,同比增长20.17...

8 【专访】全球疫苗免疫联盟CEO:世界正在进入多重流行病并发的

有效的疫苗是许多疾病最重要的防治手段。过去三年的新冠全球大流行,一方面,人类以超乎...

9 疫情后血制品行业企稳,采浆与进出口恢复增长

曾在疫情中被很大影响的血成品行业已经慢慢规复。 4月底,血成品行业的各大公司纷纷宣布最...

10 联影医疗交出上市后首份答卷,海外业务实现翻倍

4月27日晚间,联影医疗发布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联影医疗2022年实现营...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