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文化 >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讲好中国科技自强故事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讲好中国科技自强故事

2024-03-09 22:39:58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人民网北京2月29日电(记者刘颖颖)由鲁迅文学院、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研讨会2月28日在京召开。 2021年,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这一深海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海牛”号》...

  人民网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刘颖颖)由鲁迅文学院、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研讨会2月28日在京召开。

  2021年,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这一深海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海牛”号》是苗族作家张雪云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入选湖南省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海底岩芯取样钻机“海牛”号首席科学家、“时代楷模”万步炎的科研经历和心路历程为主线,讲述“海牛”号科研团队不断创新、攻坚克难,实现技术超越背后的动人故事。作者辅以深海资源开发、中国探索深海的科普知识,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深海钻探的飞跃式发展,展现以万步炎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的风采。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在讲话中指出, 《“海牛”号》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现实温度,融易新媒体消息,充满正能量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以百科全书式的方式揭示我国海洋钻探技术发展的艰辛历程,生动刻画“海牛”号研发带头人万步炎“时代楷模”的立体形象,成功塑造了一支科研团队,彰显其背后的科学家精神,相信这部作品一定会收获更多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在致辞中说,湖南少数民族作家队伍是文学湘军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文学也是湖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是苗族作家张雪云为国之重器立传、为“时代楷模”立传、为时代精神立传的用心之作。

  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贺正举表示,经过一年多的采访创作和精心编辑,《“海牛”号》终出版面世。该书深刻反映了文学界和出版界共同牢记“国之大者”,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以优秀文学“答卷”回答时代“问卷”的初心与使命。

  作者张雪云表示,在采写过程中,她深感科研工作者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希望本书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海牛”号科研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面向未来,攀登科技高峰,向深海挺进,“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自信与豪迈。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技术加持助中国音乐“出海”

音乐人戈非第一次受邀去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演出,就遭领到了一个大舞台旁。 美国“西南...

2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讲好中国科技自强故事

人民网北京2月29日电(记者刘颖颖)由鲁迅文学院、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

3 大运河畔 徜徉文化新地标

读者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内参观阅览(2月28日摄)。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

4 清溪村的文旅品牌

图片分别为湖南益阳市清溪村风光、红色基因清溪书屋外景。 熊 晖摄(益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5 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英国巡展开幕

中新网伦敦2月29日电(彭欣怡)当地时间2月27日,“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6 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外媒体感受“何以中国”

2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组织中外媒体记者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并...

7 马强:史籍失载的古获国,如何重新走进历史?

作为史籍失载的获国都邑城址,姚河塬西周城址从西周早期延续到春秋早期。消失数千年的神...

8 罗布和“央洽扎念”:在拉萨开启自己的梦想之路

扎念是藏族众多民族乐器当中最常见的一类,藏语意为“悦耳动听之声”,是一种弹拨乐器,...

9 2024年度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大会颁出首批十个大师传承创新工作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应妮)从“冰墩墩”到“兔墩墩”再到“龙墩墩”,北京华江文化集团...

1 技术加持助中国音乐“出海”

音乐人戈非第一次受邀去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演出,就遭领到了一个大舞台旁。 美国“西南...

2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讲好中国科技自强故事

人民网北京2月29日电(记者刘颖颖)由鲁迅文学院、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

3 大运河畔 徜徉文化新地标

读者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内参观阅览(2月28日摄)。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

4 清溪村的文旅品牌

图片分别为湖南益阳市清溪村风光、红色基因清溪书屋外景。 熊 晖摄(益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5 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英国巡展开幕

中新网伦敦2月29日电(彭欣怡)当地时间2月27日,“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6 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外媒体感受“何以中国”

2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组织中外媒体记者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并...

7 马强:史籍失载的古获国,如何重新走进历史?

作为史籍失载的获国都邑城址,姚河塬西周城址从西周早期延续到春秋早期。消失数千年的神...

8 罗布和“央洽扎念”:在拉萨开启自己的梦想之路

扎念是藏族众多民族乐器当中最常见的一类,藏语意为“悦耳动听之声”,是一种弹拨乐器,...

9 2024年度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大会颁出首批十个大师传承创新工作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应妮)从“冰墩墩”到“兔墩墩”再到“龙墩墩”,北京华江文化集团...

10 从“干一辈子”到“三年一跳”,企业忠诚的观念为什么消失了

编者按: 在一家企业工作,一直干到退休,成为荣休老员工,这曾经是很多人的梦想。而如今...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