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退息“黑产”江湖:想通过中介退保退息 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3)

  网友小石的弟弟信用卡逾期,连本带利共计2万多元。无奈之下,小石经人介绍联系了某“专业信用卡退息中介”,对方只了解了发卡行及本息情况,即拍胸脯表示包在他身上。之后该中介安排小石从某电商平台购买假病历和离职证明等一条龙“道具”,还表示,如有必要,可以制造韩剧常用的“车祸昏迷不醒导致逾期”的情节,然后用假相关证明去和银行沟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翻阅相关报道发现,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确有媒体报道过“信用卡用户因车祸昏迷未能及时还款,事后交警部门和医院分别出具车祸及住院证明,最后银行退息”的案例。

  一些极端“招数”之所以得逞,其实是退息中介抓住了银行不可能逐一审核证明的难点,从而变相逼迫金融机构采取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

  天下无免费午餐:当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退息“黑产”的“十八般武艺”也有玩砸的时候。杭宇最终发现,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对退保退息黑中介早有察觉,很快识破了骗局,自己也因为逾期未还款而征信受损。当杭宇要求退回那500元中介费时,却发现“*先生”已经把自己拉黑了。

  杭宇在网上控诉:说能贷款退息退费的都是骗子!太黑了!交完钱发现跟他们业务员说的完全不一样,什么都没帮我办,发了一堆话术让我去找贷款公司闹事!我要求退钱不给我退,还把我微信拉黑!我朋友交30元给的“课程”一模一样,幸亏没有交4998买退100%的!还把我拉黑!!朋友们千万小心,不要上当!

  相比信用卡背后的银行“正规军”,退息中介对于另一近年来逾期坏账不计其数的网贷平台就不那么客气了。“但凡在某某民间金融公司贷过款的,均可以过来退息,追回部分本金以及超出的费用,已结清也可以做!”客户提供资料之后,中介一般都是直接以报案、投诉其为套路贷等方式与相关平台直接“开怼”,与此同时利用网络制造舆论风暴,利用大众同情心引发关注从而对平台方施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网贷平台近年问题频发,监管异常严格,以至于网贷平台一般遇事都会选择息事宁人。

  今年3月,某消金平台就曾出现一波退息潮,中介集合了大量用户,以“3·15”为威胁向平台提出退息要求。某投诉平台也就此发布“关于审核迟延与禁止‘抄作业’的公告”,一些人以牟利为目的,教唆借款人使用统一编写的模板进行投诉;一些借款人违背基本的诚信原则,随意复制使用上述内容提交投诉。

  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退息招数背后,一些中介获取了大量不法之财。知情人士透露,一家黑中介对网贷平台的收费情况:10万元以下部分(含10万元)收费比例为8%~10%,收费额不足5000元的按5000元/件收取;10万~50万元(含50万元)为7%~9%。对于更多黑中介而言,只要有客户找上门,一般收费情况为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基本上属于“有钱就赚”。

  信用卡不合理罚息该不该退?套路贷、砍头息该不该追回?多位业内人士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类情况退息合情合理,但前提是需要提供真实信息走正规渠道,比如寻求相关的法律咨询。但广告满天飞的所谓“退息中介”,反而是绕开法律钻漏洞甚至违法作假,在用户和金融机构之间制造信息差。

  记者调查发现,先收费后拉黑,“只拿钱不办事”这样的骗局,实际占据了退息中介的绝大多数情况,“退息不成反遭骗”的案例在相关平台上屡见不鲜。同时,另一部分所谓有“职业道德”的黑中介,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甚至违法行为不断,给用户带来巨大的风险——使用虚假材料进行申请,一经查实,持卡人后续将面临降额甚至“黑名单”的惩罚乃至个人征信受损。

  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退息政策”源于国家对于疫情期间“稳金融、保流动性”的要求。此前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曾提到,关于信用卡还款,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应明确借贷关系即为合同关系,一旦签署,双方都应遵守合同约定,任何一方想要违反合同约定,必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寄希望于退息“黑产”拿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钱,无疑是与虎谋皮。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融易新媒体,得不偿失,则悔之晚矣。打击黑产业链组织:监管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退保中介的生意做得热热闹闹,保险公司也没有坐以待毙。为了多措并举打击退保黑产,有的保险公司甚至派出“卧底”取证退保中介。

 文章标题:退保退息“黑产”江湖:想通过中介退保退息 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3),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list/12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