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增长困局:市值被高估,还是低估?(2)

为什么会有这种“估值攀升VS市值下降”以及“业务上涨VS市值下跌”的结果?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小米香港上市前所引发的争论——到底小米是不是高科技互联网公司?我们再次翻开小米在香港市场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小米是这样定义自己的业务的:“小米集团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A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公司的产品按照产品功能、形态及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智能手机、AIOT和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产品。”可是,显然这个业务定义,没有得到香港资本市场的认可。

我记得小米在上市路演中,中外的机构曾给出截然不同的定价区间,外资机构普遍认为小米是一家消费电子公司,而不是互联网公司。目前看,其手机业务仍然是最大的营收来源。据财报披露,小米2019年一季度总收入438亿元,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270.08亿元,占比为61.7%;A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120.43亿元,占27.5%;互联网服务收入为42.57亿元,占9.7%。作为新兴公司,或者“新物种”的公司,要真正让资本市场的价值评估由市盈率到“市梦率”,很核心一个要素,就是讲清楚“公司定义”(What’s your business)。从目前投资者对于小米市值的争议来看,他们显然并不认可其招股说明书上“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定义。小米有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有AIOT收入,有互联网服务,但是这些东西按照小米所发布的“业务定义”看,似乎是多项业务的一种拼接,而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而这些业务没有成为系统的前提下,收入最大的手机面临产能和销量进入天花板阶段,自然造成小米的市值被打折扣。

换句话讲,小米的多项业务布局的组合逻辑是什么,这些逻辑是否对应风口和“新物种”,才是小米提升市值增长天际线的咽喉,难怪著名金融专家朱武祥教授曾评论——以后公司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有投行参与远远不够,更需要商业模式的顶级专家介入!“公司定义”不仅是商业模式的核心,也是增长设计的核心,直接影响市值测算!

问题三:小米一直不断寻求的增长路径,效果如何?

小米为了业务和市值增长,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其进入的业务远远超过了早期雷军锚定的苹果公司,按照我新书《增长五线》的设计逻辑,小米在不断构建新则增长点,释放增长期权,但是这幅增长地图到底效果如何呢?

“增长五线”中有个概念叫做“增长路径”,意思是每个企业的增长都有其逻辑演进的故事,一环扣住一环,这些业务增长之间并不是小舢板的拼接,而是航空母舰体系。我们系统来看小米的增长路径,才能找到其可能突破的命门点。

小米手机应属于小米第一道“成长底线”,虽未能为小米创造高额的利润,但至少保护小米的基础业务, 为小米向其它业务扩张提供基础的养份。然而就目前来看,小米的品牌、专利技术或者性价比模式还不足以形成其业务的护城河。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红利开始显著下滑,小米开始进军国外市场去构建自己的“增长线”,从2014年小米开始进军印度市场开始,至今已经进入73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6个国家进入前五。2016 年、2017年及2018年,小米分别有 13.4%、 28.0%和40.1% 的收入来自全球其他地区,2018 年达到了 700 亿元,所以单纯从智能手机的业务发展看,小米的表现相当不错,但小米毕竟不是苹果,它占领的是规模,其手机利润率仅为苹果1/75。换句话讲,这种增长背后的利润区,必须建立在规模与速度至上,而非溢价,因此手机业务只能作为一个入口,为进行其他产品拓展做布局,即利润不够,产品补给来凑;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四强不断抢夺小米的市场份额,中期看都是红海血拼。

这就是小米从手机转向多产品组合,甚至生态链打法的本质。小米在智能手机里最具有优势的应该是小米的MIUI操作系统。据统计,MIUI月活跃用户由2018年3月的1.9亿人增长37.3%至2019年3月的2.609亿人,以此为基础,小米推出手机、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小米手环等一系列智能硬件设备。从生态链的打法看,小米持有这些生态链公司的股权,不进行控股,小米通过和生态链公司的合作,将产品通过自己的渠道出售,并与生态链公司一同成长,这是一种典型的“生态赋能型战略”。截止2018年3月,小米投资了超过210家公司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90家为智能硬件产品,小米为了速度与规模,上市前曾向所有用户承诺:小米的硬件综合净利率永远不超过5%,但是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小米硬件综合净利率小于1%,因此如何深化智能硬件带来其他增值服务收入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