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新冠二次传染风险确实存在,但并无证据显示会加重症状

新冠二次传染风险确实存在,但并无证据显示会加重症状

2022-12-21 08:10:02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导读
一个人有可能两次感染新冠病毒吗?这一话题近日再次受到诸多关注。 实际上,关于新冠病毒的二次风险也是个老话题了,自2020年起便不断被提起。而在今年11月10日,中的观点引发广泛讨论。 不过,目前社交媒体上出现的许多关于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会出现更严重症状的说法,实际上是对该文章的片面性误读。 目前,国内对二次感染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诊断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定义为在初次感染后至少3个月后核酸检...

一个人有可能两次感染新冠病毒吗?这一话题近日再次受到诸多关注。

实际上,关于新冠病毒的二次风险也是个老话题了,自2020年起便不断被提起。而在今年11月10日,中的观点引发广泛讨论。

不过,目前社交媒体上出现的许多关于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会出现更严重症状的说法,实际上是对该文章的片面性误读。

目前,国内对二次感染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诊断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定义为在初次感染后至少3个月后核酸检测阳性。如果在间隔不到3个月,但发现了感染不同分支的证据,也可判定为二次感染。而前述文章对二次感染的定义则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略有不同,其将二次感染定义为首次感染后90天或更长时间核酸检测阳性。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向界面新闻表示,新冠病毒存在发生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但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在人体产生自然免疫,相关感染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三至六个月的时间内二次感染的概率很低。以香港为例子,今年4月香港曾爆发新冠病毒疫情,直至现在12月仅发现很少一部分人群存在二次感染的情况,该比例少于4%。

免疫保护的减弱与病毒免疫逃逸能力增强是造成二次感染的关键两个因素,因此每个人确实都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具体来看,无论是自然感染还是接种新冠疫苗,都会激发自身免疫机制,因而在一段时间内的产生免疫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但无论何种途径获得的免疫保护都会随着时间减弱,再外加新冠病毒毒株的变异致病毒免疫逃逸能力增加,常提及的突破性感染便会发生,也就出现了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

实际上,上述《自然医学》的文章的研究数据也体现这一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发生二次及以上感染新冠病毒的比例并不高。

该文章对象来自美国退伍军人服务部和密苏里州Saint Louis VA医院,共超500万(5819264)名。该研究选取了5334729名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为对照组。研究数据显示,仅感染一次新冠病毒的人数为443588人,感染新冠病毒二次及以上的人数为40947人。其中,37997人(92.8%)被报告为二次感染,2572人(6.3%)被报告为三次感染,78人(0.9%)被报告有四次或以上感染的情况。研究数据还显示,第一次感染与第二次感染的间隔中位数为191天,约6个月左右时间。第二次感染和第三次感染间隔中位数时间为158天。

不过,公众其实不用过分担心,虽然每个人都有二次感染的风险,但在半年时间内出现二次感染的可能极低。此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便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出现的病症也会较轻。

金冬雁表示,从整体上来说,人群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较低,而且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症的程度一般不是加重而是更轻微,仅少数特殊人群有较低概率会出现原有慢性疾病加重的情况。他表示,即便是不同毒株交叉感染也不会造成更严重的病症。因为虽然是不同毒株,但从防重症与防致死来看,无论是自然感染还是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仍然有效。

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也并不一定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虽然前述文章的二次感染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那些没有二次感染的人群相比,二次感染人群被报告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危险比HR=2.17,95%置信区间CI=1.93-2.45),6个月时间被报告全因死亡的超额负担估计为每千人19.33(95%置信区间CI=15.34-23.82)。此外,融易新媒体,研究数据还显示,与那些没有二次感染的人群相比,二次感染人群被报告出现包括肺部、心血管、血液、糖尿病、胃肠道、肾脏、精神健康、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金冬雁表示,该文章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感染新冠病毒且本身已患有基础病的高龄人群。研究对该特定人群的病历报告记录进行数据分析与总结,虽然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了该人群二次感染后的重症与死亡比例,但文章也提醒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与出现的重症与死亡比例无明确因果关系。这些人中导致出现重症与死亡的原因通常并非由于感染新冠病毒,而可能是由于患者本身患有的基础病。

不过,实际上这一数据是二次感染与未感染人群的比较,而该文章在最后的总结也再次提醒,其分析的数据不应被解释为对比二次感染是否比一次感染更为严重的程度评估,也不应被解释为对比二次感染是否比一次感染更具风险的程度评估。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新冠口服药“上网”后续:监管关注销售合规,线上处方不等于

这两天,两款新冠口服药突如其来的“网售”与“撤网”,引发全民关注。 12月13日白天,界面...

2 新冠二次传染风险确实存在,但并无证据显示会加重症状

一个人有可能两次感染新冠病毒吗?这一话题近日再次受到诸多关注。 实际上,关于新冠病毒...

3 跨国医疗企业五年来首次收购中国上市公司,波士顿科学超5亿美

12月12日,全球医疗器械巨头波士顿科学与港股上市公司先瑞达医疗共同宣布,波士顿科学将发...

4 企业家体检癌症检出率高于平均检出率 《2022年中国企业家健康

“未来三年对企业家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确定的不确定性,没有选择...

5 精英人士“透支”身体的价钱有多高?《中国金融高净值客户康

由南边财经全媒体团体指导,数字化智库型财经媒体领跑者《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主办...

6 布洛芬供给提速有限:从400吨原料药到4亿片药片,至少要40天

距离 “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药物”的新十条(全称为《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

7 深根,生耀! 三生(中国)2022元宇宙年会暨18周岁青春礼盛大开

12月15日,深根·生耀——三生(中国)2022元宇宙年会暨18周岁青春礼盛大开启,此次年会于三...

8 口罩为什么又又又不好买了?

在继伤风退热药、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之后,防护口罩也难买了起来。12月15日起,社交媒体连续...

9 药明巨诺乐成举行首届研发日勾当

中国上海,2022年12月15日 – 药明巨诺(港交所代码:2126),一家独立的、专注于开发、生产及...

10 发热病人激增下的村镇发热门诊:薄弱的医疗资源,短缺的药品

杭州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间20平米的发热诊室“平静”地度过了开诊后的头三天,没...

1 新冠口服药“上网”后续:监管关注销售合规,线上处方不等于

这两天,两款新冠口服药突如其来的“网售”与“撤网”,引发全民关注。 12月13日白天,界面...

2 新冠二次传染风险确实存在,但并无证据显示会加重症状

一个人有可能两次感染新冠病毒吗?这一话题近日再次受到诸多关注。 实际上,关于新冠病毒...

3 跨国医疗企业五年来首次收购中国上市公司,波士顿科学超5亿美

12月12日,全球医疗器械巨头波士顿科学与港股上市公司先瑞达医疗共同宣布,波士顿科学将发...

4 企业家体检癌症检出率高于平均检出率 《2022年中国企业家健康

“未来三年对企业家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确定的不确定性,没有选择...

5 精英人士“透支”身体的价钱有多高?《中国金融高净值客户康

由南边财经全媒体团体指导,数字化智库型财经媒体领跑者《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主办...

6 布洛芬供给提速有限:从400吨原料药到4亿片药片,至少要40天

距离 “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药物”的新十条(全称为《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

7 深根,生耀! 三生(中国)2022元宇宙年会暨18周岁青春礼盛大开

12月15日,深根·生耀——三生(中国)2022元宇宙年会暨18周岁青春礼盛大开启,此次年会于三...

8 口罩为什么又又又不好买了?

在继伤风退热药、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之后,防护口罩也难买了起来。12月15日起,社交媒体连续...

9 药明巨诺乐成举行首届研发日勾当

中国上海,2022年12月15日 – 药明巨诺(港交所代码:2126),一家独立的、专注于开发、生产及...

10 发热病人激增下的村镇发热门诊:薄弱的医疗资源,短缺的药品

杭州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间20平米的发热诊室“平静”地度过了开诊后的头三天,没...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