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乱扣“输出过剩产能”帽子砸到谁

乱扣“输出过剩产能”帽子砸到谁

2024-04-14 17:54:51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联手炒作所谓“中国输出过剩产能”,这不过是西方不断构建的“中国威胁叙事”又一变体。 近年来,美欧市场蓄意且持续地给中国产品“贴标签”。今年初,...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联手炒作所谓“中国输出过剩产能”,这不过是西方不断构建的“中国威胁叙事”又一变体。

  近年来,美欧市场蓄意且持续地给中国产品“贴标签”。今年初,一些西方媒体就频频声称,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正以“极低价格像潮水般出口”,甚至还耸人听闻地抛出“中国‘产能过剩’正威胁着其他国家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的论断。

  现实情况是,中国产品因高性价比在全球市场备受青睐,尤其是兼具科技与绿色含金量的“新三样”人气颇高。2023年,中国“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近三成。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断一个行业产能是否过剩,绝不能靠拍脑袋凭空想象,而要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两个维度来考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任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都可能发生,西方国家也曾多次出现过类似情况。解决这种不平衡,主要还是靠市场力量,按照价值规律调节。

  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分析也不支持所谓的“产能过剩”。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约是2022年的4倍。这意味着,当前我国产能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全球市场对于新能源产品存在巨大潜在需求。也就是说,中国新能源制造非但不过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还将是紧俏货。

  而“输出过剩产能”更是一个伪命题。历史地看,正是由于各国立足比较优势,形成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才会有世界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的秩序。在这方面,英美等国可是“先行者”。而且,如果按照今天西方国家将“产能过剩”定义为超过其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那么美欧销往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以及大家熟悉的汽车品牌,是否也应纳入“输出过剩产能”范畴呢?若真如此,全球跨境贸易也就不需要了。

  给别人乱扣“输出过剩产能”的帽子,最终会砸到自己头上。从根本上看,美欧国家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无端指责,不过是其基于自身利益需要、对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较为成功国家的一次发难。

  中国之所以能成功输出“新三样”,与中国制造业数十年的积累和创新分不开,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体现,绝不是过剩产能的输出。

  中国新能源产业根植于超大规模市场的土壤中,靠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国政府持之以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加强环保和能源管理,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发展。“新三样”出口不仅符合中国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也符合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是全球大趋势。部分发达经济体以“产能过剩”名义,乱贴标签并升级贸易保护措施,不仅对其自身有害无益,融易新媒体消息,更会严重侵害中国企业正当发展权益。应该看到,在科技进步推动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很多国家都会面临产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要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客观理性看待分歧,更要以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解决分歧,不能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对于广大中国企业来说,面对外部挑战和不落实性,既要坚持创新驱动、练好内功,也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坚定做全球绿色转型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紧盯产业动向化解人才供需错配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培...

2 乱扣“输出过剩产能”帽子砸到谁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联手炒作所谓“中国输出过剩产能”,这不过是西方不断构建的...

3 处置快递退件亟待规范

近日,某快递公司因网点涉嫌违法售卖快递退件,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约谈,责令其严格...

4 饮料营养分级标识值得推广

近日,全国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项目在上海启动。这次试点之所以引发社会广...

5 颜少君:中印尼进入共建命运共同体新阶段

中国和印尼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双方关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全球影响...

6 全球制造业复苏逐步升温

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有所恢复,为提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带来积极影响。根据中国物流与采...

7 中经评论:立破并举建设统一大市场

来自市场监管总局的信息显示,经过为期6个月的集中清理,各地区、各部门共梳理涉及经营主...

8 坚持客户至上化解支付堵点

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针对提升支...

9 多重因素推升国际油价

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当前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包括难以预测和把控的激烈地缘政治冲突,美国...

10 中经评论:完善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

产粮大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是国家商品粮的主要供给者。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

1 紧盯产业动向化解人才供需错配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培...

2 乱扣“输出过剩产能”帽子砸到谁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联手炒作所谓“中国输出过剩产能”,这不过是西方不断构建的...

3 处置快递退件亟待规范

近日,某快递公司因网点涉嫌违法售卖快递退件,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约谈,责令其严格...

4 饮料营养分级标识值得推广

近日,全国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项目在上海启动。这次试点之所以引发社会广...

5 颜少君:中印尼进入共建命运共同体新阶段

中国和印尼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双方关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全球影响...

6 全球制造业复苏逐步升温

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有所恢复,为提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带来积极影响。根据中国物流与采...

7 中经评论:立破并举建设统一大市场

来自市场监管总局的信息显示,经过为期6个月的集中清理,各地区、各部门共梳理涉及经营主...

8 坚持客户至上化解支付堵点

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针对提升支...

9 多重因素推升国际油价

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当前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包括难以预测和把控的激烈地缘政治冲突,美国...

10 中经评论:完善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

产粮大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是国家商品粮的主要供给者。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