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赛点未至:前置仓赛道迎下半场 巨头也有压力

  2020年7月到8月,疫情尾声期的投资者们依旧谨慎,但生鲜电商赛道上已经一茬接一茬的密集融资。

  这一轮融资数额都不小。每日优鲜融资4.95亿美元,创线上生鲜超市有史以来最高额融资记录。兴盛优选融资8亿美元,是社区团购公司最高额。谊品生鲜融资25亿元人民币,同城生活先融资2亿美元,又与邻邻壹合并再融资数千万美元。十荟团今年已经融资三轮。

  “6月份之前,资本还会观望一下,接下来这个行业融资消息会越来越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庄帅向记者预测。

  这与2019年生鲜电商倒闭潮是截然相反的局面。当时不到一周时间内,呆萝卜、吉及鲜、我厨、易果生鲜都因融资失败,传出关仓、裁员、倒闭、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的消息,外界对于生鲜电商商业模式质疑声云集,资本遇冷。

  如同2003年的非典推动了电商一般,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生鲜电商“枯木逢春”了。

  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称,其各项数据在疫情期间飞速增长,不仅是用户,还有客单价,购买频率。直接影响是,每日优鲜连续6个月的经营性利润率为正,困扰生鲜电商行业多年的盈利难题,即将解决。

  最为难得的是,疫情改变了人们买菜的生活习惯。以前点外卖的年轻人,逛线下市场的中老年人,现在,都习惯线上买菜了。

  生鲜电商2015年诞生,新贵无数,倒闭者更数不清。直到2020年,生鲜电商第一次真正做到了全民普及,成为活下来的创业公司变大变强的好机会,成为投资机构在寒冬中看到的好标的,也成为大平台借助自有能力收割的好市场。

  启信宝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7月,生鲜电商行业共有4个融资案例,披露出的融资总额最高为4000万美元。今年7月,共有8个融资案例,最高为8亿美元。生鲜电商,又一次变热闹了。

  前置仓下半场

  4月27日,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发出内部信,认为线上生鲜超市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从上半场的拼模式,到下半场的拼内功”。

  每日优鲜是2015年就诞生的生鲜电商公司,主打前置仓式线上生鲜超市。在这个行业,算是元老级公司。

  7月23日,每日优鲜获得4.95亿美元融资,是该模式有史以来融资金额最高的一家。一位接近每日优鲜的人士告诉记者,这次融资非常顺利。

  生鲜电商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前置仓、仓店一体、社区团购。每日优鲜是前置仓的最大玩家,在全国有1000多个前置仓。这个赛道上,除每日优鲜外,还有老对手叮咚买菜,以及最近开始发力的美团买菜。

  每日优鲜获得高额融资,与疫情间的良好表现有关。5年供应链积累下,每日优鲜在疫情期间保证了商品供给,也因此获得认可。王珺透露,2月到3月份,每日优鲜平均客单价从疫情前的85~90元提到了120元,峰值甚至达到150元。在用户增量上,过去的60后、70后开始在线上买菜了;过去叫外卖的用户开始做饭。其中,快手美食占比快速攀升,一个麻辣香锅面在疫情爆发后销量涨了90多倍。

  到了8月份,疫情仍在反复,北京、大连、新疆等地不断传出疫情消息,仍有大量用户不愿在外就餐,对生鲜电商的影响是,保证了线上买菜的留存率。

  “疫情将生鲜电商行业的渗透率提升到了2年后。”徐正这样判断。

  机会降临时,抓住机会的公司能获得突破式发展。但抓住机会的首要前提是,保证自己活下来。

  生鲜电商并不好做。即使是线下生鲜商超龙头,永辉超市推出的永辉买菜,也于去年已经关闭。除2019年下半年倒闭潮外,2017年至2018年,每年都有数十家公司倒闭。

  与标品电商如阿里巴巴、京东的模式相比,生鲜电商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高损耗、低毛利带来的盈利难问题,卡住无数创业公司的脖子,让其在规模化发展路上或悄无声息,或在万众瞩目中倒下。

  每日优鲜此次能够获得融资,一个重要指标是,连续6个月的经营性利润率为正。这意味着,在此之前,即使身为行业内最大玩家,也不能持续盈利。

  能做到盈利,是每日优鲜5年积累的成果。前置仓模式在2018年爆发,早在2015年,每日优鲜就已经开始做了。这是一个大规模、长价值链却低毛利率的生意,徐正形容说,“撅着屁股捡钢镚”。“如果想要构建一个500人以上的产业团队,至少要3-5年才有产能。”现在,每日优鲜技术团超过500人。技术团队的作用是,让易损品做到高周转又不缺货。他们通过数据模型把生鲜商品算法化,每日优鲜1000多个前置仓,每一个仓里,每一个单品每天的补货计划,都是智能系统完成,最终,让生鲜零售这个本地化的生意,实现了全国性快速复制的可能性。

  每日优鲜投资人中金资本总裁肖枫解释投资逻辑时说,看好其基于数字化连锁和重仓供应链的核心能力,这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壁垒。

 文章标题:生鲜电商赛点未至:前置仓赛道迎下半场 巨头也有压力,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digi/15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