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头条:5G手机将迎来千元拐点,行业应用加速落地

  5月17日,“连通目标2030:利用ICT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实现”,这是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向未来展望了十年,足以说明这一代5G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性。

  通信技术扮演着其他基建行业的基础,通过5G实现由互连世界赋能的信息社会,促成并加速实现SDG,这也是5G为何被确立为“新基建”之首的原因所在。

  2020年被公认为5G元年,发展速度可畏惊人。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62家运营商在32个国家/地区商用部署了5G网络。GSMA预计到2020年底,全球180家运营商将商用5G网络,用户数将达1.28亿。到2025年,全球5G用户数将达17亿。

  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在速度和规模上,中国的5G建设已成为全球风向标。“虽然中国的渗透率排名全球第三,但中国5G连接规模将超过北美、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之总和。”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表示。

  极速发展的5G,对于大众老百姓(76.640, -1.36, -1.74%)而言,兴趣之余也有疑虑。信号覆盖、终端行情、应用服务等在经历了去年发牌到今商用的第一阶段快速亮相后,接下来的品质提升将是5G规模爆发的关键所在。

  5G网络建设任重道远

  3月,工信部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概念一夜之间走红。

  在此情形之下,5G网络的建设开始提速。三大运营商2020年5G网络首轮大规模采购已全部出炉,包括对无线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三类移动通信网络主要部分的集采,总金额近900亿元。

  按照规划,三大运营商2020年计划在5G领域的总投资超过1800亿元。其力度已远大于4G网络初期。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已建成5G基站19.8万个,套餐用户规模超过5000万。

  以中移动为例,今年1月份运营数据表示,中移动已完成了7.4万个5G基站的开通工作。要知道截止去年底其才建立了5万个基站,单月建设超过2万个基站,5G推进速度不断加快。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电信日致辞中表示,将加快推进5G、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力争提前完成年内5G基站达到30万个的目标。

  加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130, 0.00, 0.00%),预计今年年底,全国5G基站数量将达到60万至70万个左右,用户规模将突破2亿。

  当前,我们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特殊时期,意味着5G网络的建设难度加大。在疫情防控中,电信运营商需要做好通信保障、服务保障、防控保障“三个保障”。

  除此之外,介于5G网络的高频特性,基站覆盖半径缩小,相同区域内所需基站数量是4G网络的1.5-2倍。目前全国4G基站保有量为640余万站。

  这意味着,要想达到无处不在的4G信号覆盖仍需一定时间,那些抱怨没有5G信号的用户还要再等一等,覆盖到深度覆盖非一蹴而就。

  总体而言,5G网络覆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网任重道远。对于运营商而言,其下一步任务是5G信号向市县覆盖。

  5G手机提前进入普及期

  经过3G、4G两代网络的积累,中国的手机产业链已趋于成熟。不同于以往,在5G发牌的同期,甚至更早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可以拿出商用的产品。在去年崭露头角之后,现在的5G手机变得丰富多样,且价格层次更加分明。

  4月,手机厂商的线上发布会接踵而来。与去年动辄过万元的5G手机相比,各家都推出了更具性价比的高品质5G产品——轻旗舰的5G手机。数据显示,当月,中国市场共有48款新机发布,新机数量相较2019年4月同期增长14.3%。而在这些新机型中,5G手机占比达到45.8%,共包括22款5G手机。

  目前主流手机厂商在售的5G手机都有4款以上,价格也是从2000元到4000元不等,市场在售的5G手机最低价为1999元。不到一年时间,从万元到2000元以下,中国的5G手机市场经历了断崖式的变化。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影响,给手机产业链带来不小冲击。尽管已陆续复工复产,但面对经济下行、消费需求萎缩的压力,手机厂商不得不调整产品策略。于是过去几个月,市场上的5G手机蜂拥而至。

  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带来的外部压力,加剧了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为了抢夺5G市场,加固自身地位,价格无疑成了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海外市场按下暂停键的华为,集中火力扑回中国市场,让原本水深火热的手机市场变得四郊多垒。华为和荣耀的双品牌策略,继续霸占着中国手机市场的第一位置。新推出的华为nova 7系列和荣耀30系列,受到市场追捧。不过,几乎同样的定位、外观、配置和价格,左右互搏已无可避免。

 文章标题:国内新闻头条:5G手机将迎来千元拐点,行业应用加速落地,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11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