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商业评论 > 中消协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价格刺客”“菜刀不能拍蒜”等被点名

中消协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价格刺客”“菜刀不能拍蒜”等被点名

2023-02-03 08:28:01来源:人民网

文章导读
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了解到,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据了解,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消协组织采取了畅通投诉渠道、倡导经营者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与能力等举措,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消费者满意度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一些侵权“新问题”与“老毛病”屡被曝出,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带来挑战。 2023年新春伊始,中消协联...

  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了解到,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据了解,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消协组织采取了畅通投诉渠道、倡导经营者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与能力等举措,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消费者满意度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一些侵权“新问题”与“老毛病”屡被曝出,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带来挑战。

  2023年新春伊始,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出“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分别是:“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菜刀不能拍蒜”争议警示企业须尊重消费者权益;电商平台“保价”服务被指“套路”消费者;“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形式隐藏不安全因素;知网涉嫌垄断被罚事件警示平台发展不可忽视消费者权益;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

  中消协表示,希望通过对这些热点舆情深入解析,引起社会各界对消费维权问题的关注,以促进各方更好地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助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一、“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

  社会影响力:94.2

  话题解析

  2022年夏“雪糕刺客”一词走热。消费者用其来形容一些高价雪糕平时“藏”在冰柜里,待结账时才发现其价格高得超出预期,融易新媒体,感觉被“宰了一刀”。此后在社交平台,还出现了“水果刺客”“文具刺客”等,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一些价格虚高的“普通商品”的讽刺,也显示出消费者对现实生活中存在未明码标价、计量单位不统一、价签不规范等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满情绪。

  舆论认为,“价格刺客”就是利用不规范标价等各种手段,将一些高价商品伪装成普通商品,从而“套路”消费者买单,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价格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022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要求,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此规定被誉为可有力回击“价格刺客”的“价格卫士”。舆论呼吁,各地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执法,把此规定真正落到实处,杜绝各类变相价格欺诈的“套路”,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商家应当恪守道德底线,遵守价格法规,严格规范明码标价行为,避免消费者花“冤枉钱”,营造一个诚信、安全、放心的良好消费环境。

  二、“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

  社会影响力:92.2

  话题解析

  “合成山楂果茶”“合成勾兑酱油”“人工合成牛排”“三花淡奶速成浓汤”……2022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博主发布揭秘食品制作“内幕”的短视频,号称“科技与狠活”,引发舆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有消费者认为,此类现象暴露出当下市场上存在的一些利用食品添加剂“合成食品”,威胁消费者健康的问题;但也有观点称,此类短视频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读,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有制造噱头博取关注的嫌疑。

  舆论认为,公众对于“科技与狠活”的相信和追捧侧面反映出其对市场上泛滥的“非法添加物”的不满和抵制。这些“非法添加物”顶着“食品添加剂”的名头大行其道,成为“妖魔化”食品添加剂的罪魁祸首,其不仅有碍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更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在健康消费浪潮下,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是食品行业内各方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须做好的必答题。舆论呼吁,市场和政府要协作配合,消除公众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担忧、为食品添加剂“正名”。一方面,食品企业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合规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及时准确地告知消费者其实际功效和具体含量,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加强审查与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滥用添加剂的打击力度,让黑心企业和“非法添加物”彻底绝迹,重振消费者信心,让消费者不再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此外,舆论还呼吁食品行业及消协组织等各方加强科普工作,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知食品添加剂,消除健康隐忧。

  三、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

  社会影响力:91.4

  话题解析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价格刺客”频现、餐馆用预制菜不告知 消费领域的这些“坑”

“价格刺客”频现、餐馆用预制菜不告知、电商“保价”存套路…… 消费领域的这些“坑”,...

2 中消协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价格刺客”“菜刀不

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了解到,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2年十...

3 白酒终端销售回暖 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2023年春节期间,白酒消费升温,为白酒企业实现开门红奠定了基础。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春节...

4 春节假期旅游市场火爆 全聚德迎来兔年开门红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春节假期旅游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

1 “价格刺客”频现、餐馆用预制菜不告知 消费领域的这些“坑”

“价格刺客”频现、餐馆用预制菜不告知、电商“保价”存套路…… 消费领域的这些“坑”,...

2 中消协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价格刺客”“菜刀不

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了解到,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2年十...

3 白酒终端销售回暖 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2023年春节期间,白酒消费升温,为白酒企业实现开门红奠定了基础。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春节...

4 春节假期旅游市场火爆 全聚德迎来兔年开门红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春节假期旅游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

5 以太贸易电商平台长春团队王杰等人涉嫌非吸案最新通告来啦,

2023年1月28日,长春市公安局绿园区分局对外发布了关于王杰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情...

6 【曝光】e租宝案主犯丁宁:规模最大的庞氏骗局始作俑者!

反传销网10月9日发布: 丁宁亲手创立了钰诚集团及其集团旗下的e租宝,一度被称为产业神话的...

7 【案件】天津汉沽检方批捕“祥云”特大不法集资案9名嫌疑人

反传销网9月27日发布: 天津祥云信诚投资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被害人达800余人,...

8 酒鬼酒被指做起微商,这是“奔”不动了?

虽然酒鬼酒这几年整体发展向好,但急速扩张的背后隐忧依旧不少,目前最突出的莫过于增长...

9 知直销,掌动态 | 直销热评网每日新闻简讯(2023年01月31日)

2.5亿!安发科研创新中心总部暨安发本草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财富孵化园项目签约 1月30日,宁德...

10 上海美莱医美涉嫌发布毒性药品广告被罚

记者近日从信用中国获悉,上海美莱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因违反《广告法》规定,发布“...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