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经济评论 > 餐饮人遭受“左右夹击”:原材料涨价,消费却在降级

餐饮人遭受“左右夹击”:原材料涨价,消费却在降级

2022-07-14 00:35:29来源:红商网

文章导读
刚性成本持续上涨,成为了餐饮品牌难以承受之重。 消费者不买单,餐饮人只能哑巴吃黄连。 面粉、大葱、食用油.越来越贵的原材料 疫情以来,原材料涨价这个事似乎看不到尽头了。 从米面粮油 短视频平台上,有餐饮老板哭诉:短短半个月,面粉价格每袋涨了14块,现在都买不到100块以下的面粉了。 自去年冬天面粉价格上涨后,至今平均每袋面粉都已经涨了20-30元不等。面粉涨价的源头是小麦成交价提升,面粉巨头中储粮的小麦拍卖,成交价格刷出...

  刚性成本持续上涨,成为了餐饮品牌“难以承受之重”。

  消费者不买单,餐饮人只能“哑巴吃黄连”。

  面粉、大葱、食用油.……越来越贵的原材料

  疫情以来,原材料涨价这个事似乎“看不到尽头”了。

  从米面粮油——

  短视频平台上,有餐饮老板哭诉:“短短半个月,面粉价格每袋涨了14块,现在都买不到100块以下的面粉了。”

  自去年冬天面粉价格上涨后,至今平均每袋面粉都已经涨了20-30元不等。面粉涨价的源头是小麦成交价提升,面粉巨头中储粮的小麦拍卖,成交价格刷出新高,成交价冲破1.5元/斤。

  小麦之外,受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价格前所未有的快速大幅上涨影响,食用油产品成本也跟着大幅提升。

  在早前金龙鱼财报会上,有投资者向金龙鱼CEO穆彦魁提问:今年以来,食用油进行了几轮调价?

  穆彦魁回应:今年食用油产品已经调过两次价格,面对国际食用油大涨环境,近期还在考虑第三次调价。

  到猪肉牛油——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6月20日-6月26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的平均收购价格为17.66元/公斤,环比上涨4.9%,同比上涨14.6%。

  白条肉的平均出厂价格为23.04元/公斤,环比上涨4.5%,同比上涨10.8%。

  4月中旬,多家牛油企业陆续发布调价函:牛油价格上调至500-600元/吨。根据函内预估,牛油涨价预计会持续到明年,而明年可能还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再到葱姜蒜——

  “好不容易等来了猪肉降价,这下又买不起葱姜蒜了,难道要白灼猪肉吗?”消费者的声声“拷问”下,葱姜蒜最近的风头妥妥压住了猪肉。

  短短几天时间,大葱价格涨了三倍,某些超市或商场中,一斤大葱普遍要卖到6-7元。而生姜价格较去年也翻了两番。

  有收购商在平台上表示,去年这个时候,毛葱的价格每斤只要4-5毛钱左右,而今年则翻了几倍,1.4元才艰难拿到。

  原材料的不断上涨让餐饮人喋喋叫苦。

  原材料,涨!人均消费,降!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中下游成本压力剧增,但奇怪的问题是,餐饮品牌怎么还在频频降价?

  近日,在多家品牌推出的“复工套餐”中,价格较以往有明显降低。

  华莱士上新的“解封复工欢享单人餐”,汉堡+饮料+两份小食,定价25元;上海Peekoo咖啡店推出的“三杯复工套餐”,美式+澳白+西柚,三杯组合定价32元;太仓西餐厅原定近600元的双人餐,复工后调价65%。

  “消费 降级”后,餐饮作为民生消费刚需,首先嗅到了变化。

  内参君在走访北京望京小街时发现,相对于被洗牌困扰、“铁锁囚禁”的大部分品牌,“量大价低”取胜的高性价比小店,生意好得“异常”。一家平均客单价10元左右的小面店,门前大排长龙。

  推出低价单品或低价套餐这件事,一路蔓延至新茶饮、快餐、火锅等各个赛道。

  上月底,喜茶推出新单品多肉桃李,满满一瓶的当季黄桃+李子果肉不重要,重要的是定价15元,紧接着就有网友在种草文章标题写到“喜茶抖音13.9”;

  再早之前,喜茶还曾推出过另一款单单品灭火青芒油柑,定价在16元。两款单品创下喜茶今年果茶类新品的价格新低。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奈雪身上,在奈雪此前公布的降价函中,大部分产品调整5-10元不等,曾经30元一杯的霸气葡萄、霸气芒果,如今只有19元。整体产品价格带下移,目前已无30元以上单品,14-25元成为其主力价格区间。

  其他赛道也是如此景象:

  呷哺呷哺回归大众消费路线,新菜单中,融易新媒体,50元的单人套餐至少包含20余款食材和一杯茶饮;豪虾传客单价由105-110元区间,调整至90元左右。

  在外卖平台上,内参君曾经常点的一家粉面店,客单价也正在下调。以往平均30大几的单品,调整为套餐后也只要30出头。而在菜单上,越来越多的20元单品正在冒头。

  而在频繁被雪糕刺客“误伤”的同时,五毛钱的快乐——雪莲冰块,被消费者捧上“宝座”这件事情上,似乎也能嗅到一丝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变化。

2页 [1] [2] 下一页 

明星干不好餐饮,可餐饮人要当“明星”

商场扎堆打造“夜市”,夜宵餐饮的“东风”来了?

上海外婆家一餐饮店因向未经许可从事生猪产品公司采购被罚款

餐饮老板 准备好迎接“消费降级”风暴吧!

喜茶新品上线第一天卖出30万杯!餐饮联名再显“威力”?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茶饮很热,跨界很难

想打情怀牌? 运营需硬核 跨界最早的是大家的童年回忆娃哈哈。 2020年7月,娃哈哈在广州五山...

2 4月全国餐饮收入继续下行 中烹协建议:开拓线上 发力外卖

北京5月16日讯,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4月,全国餐饮收入2609亿元,同比...

3 掏499元,李宁送你一杯咖啡

逛街买运动服装的时候,你会想顺便喝杯咖啡吗?近日,李宁跨界开设宁咖啡一事勾起了大众...

4 至臻爱意 成都名品奥特莱斯与你一起心动520

五一假期欢乐氛围未散,以意大利经典建筑风格为设计灵感的意式名品奥特莱斯成都佛罗伦萨...

5 需求量猛涨200%,椰子水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被椰子承包的夏天,迎来了一个新爆品:椰子水。 瑞幸、7分甜等品牌纷纷推出椰子水产品,上...

6 与佛罗伦萨小镇共度“520”浪漫之旅

真挚的情感在佛罗伦萨小镇绽放,浪漫的气息在小镇中弥漫,在这个阳光洒满大地,花朵暗香盈...

7 两个月亏500万元,黑洞陷入“黑洞”

继4月初报道《40%门店暂闭,靠资本撑腰的黑洞还好吗?》后,近日,《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

8 关店133家 优衣库的“中国困境”

这一次,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算好。 从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2022财年的中报(2021年...

9 “洗衣液奶茶”引争议,餐饮“噱头搞怪式”创意几时休?

洗衣液奶茶突然走红,引得许多餐厅模仿引进。 这两天,不少人抨击这款奶茶存在误导孩子的...

10 开卖冒菜,自救的海底捞还有多少“招”?

海底捞卖冒菜,人均不到30元 海底捞卖冒菜了! 疫情多点散发,伴随着北京、上海、郑州的堂...

1 茶饮很热,跨界很难

想打情怀牌? 运营需硬核 跨界最早的是大家的童年回忆娃哈哈。 2020年7月,娃哈哈在广州五山...

2 4月全国餐饮收入继续下行 中烹协建议:开拓线上 发力外卖

北京5月16日讯,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4月,全国餐饮收入2609亿元,同比...

3 掏499元,李宁送你一杯咖啡

逛街买运动服装的时候,你会想顺便喝杯咖啡吗?近日,李宁跨界开设宁咖啡一事勾起了大众...

4 至臻爱意 成都名品奥特莱斯与你一起心动520

五一假期欢乐氛围未散,以意大利经典建筑风格为设计灵感的意式名品奥特莱斯成都佛罗伦萨...

5 需求量猛涨200%,椰子水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被椰子承包的夏天,迎来了一个新爆品:椰子水。 瑞幸、7分甜等品牌纷纷推出椰子水产品,上...

6 与佛罗伦萨小镇共度“520”浪漫之旅

真挚的情感在佛罗伦萨小镇绽放,浪漫的气息在小镇中弥漫,在这个阳光洒满大地,花朵暗香盈...

7 两个月亏500万元,黑洞陷入“黑洞”

继4月初报道《40%门店暂闭,靠资本撑腰的黑洞还好吗?》后,近日,《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

8 关店133家 优衣库的“中国困境”

这一次,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算好。 从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2022财年的中报(2021年...

9 “洗衣液奶茶”引争议,餐饮“噱头搞怪式”创意几时休?

洗衣液奶茶突然走红,引得许多餐厅模仿引进。 这两天,不少人抨击这款奶茶存在误导孩子的...

10 开卖冒菜,自救的海底捞还有多少“招”?

海底捞卖冒菜,人均不到30元 海底捞卖冒菜了! 疫情多点散发,伴随着北京、上海、郑州的堂...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