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从康美药业造假事件看市值管理(2)

存贷双高是一个康美药业被质疑最多的地方,所谓存贷双高,就是一家公司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都非常高,这种情况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从市值管理的角度,需重点关注存贷双高的情况,一般不应出现存贷双高,如果出现了必然是管理效率的低下形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存贷双高的现象一方面存在有关利息费用与收入以及融资成本方面的质疑,另一方面存贷双高的企业很可能在货币资金和短期有息负债这一指标上表现较好,如果背后的货币资金存疑,将可能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误判。

一种情形可能是虚增货币资金。在虚增利润的同时虚增货币资金。虚增货币资金的情形可能涉及财务造假。通常而言财务粉饰的目的多出于做大利润或资产,以支撑股价和获得资本市场青睐。虚增的净利润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下,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增加,相应的需要增加资产项目金额或是减少负债,而虚增货币资金则是一种典型的增加资产的手法。虚增的货币资金并非真实存在,尤其是出于“扭亏为盈”目的而进行财务粉饰的企业,因为本身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存在问题,外部融资需求仍然较强,就可能出现存贷双高的现象。另外一种情况是提取货币资金充时点数,因为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时点上的存量数据,则公司有可能在披露报表的时间节点附近提取现金放在账面上,之后再转出。这种情况下,时点上的货币现金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并没有这么充足的资金,因而依然有融资需求,那么报表上就可能反映出日常融资需求形成的负债以及时点上才存在的货币资金,形成存贷双高的现象。从结果看,康美药业就属于这种情形,一边是高额的财务费用,一边自己公司的账上还留有巨额的现金,这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

另一种情形是对于子公司较多的集团型公司,可能存在的情况是有的子公司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较强,账面资金较为充裕,资金需求主要由内部资金满足,负债率较低,而有的子公司则更多的依赖外部融资满足日常经营需求,从而负债率较高。合并报表层面就可能出现存贷双高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出企业资金配置效率低。这种情况下虽然不会出现对于报表数据真实性的质疑,但是也反映出集团内部资金管理分散,配置效率较低。通常可以由设置集团内部的财务公司加强资金的统筹利用效率,从而改善这种资源浪费的局面。如某些央企国企,成立之初存在大额低息银行存款和高息银行贷款并存的现象,有的企业就会成立财务公司以应对存贷双高的难题,资金集中管理调配。

2、净现比长期偏低,揭示企业实际成长能力较弱,将影响市值。

康美药业另一个被质疑的地方就是净现比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远低于净利润。康美药业从2010年至2018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为201.0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只有94.65亿元,净现比只有47%。康美药业从2014年开始,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多年低于净利润,近4年多平均经营现金流只有净利润的38%,估计要不近些年实际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是虚高的,要不就是销售的产品中大量长期收不回钱。

一个公司的净利润必须要有现金流量表中经营净额的支持。如果没有经营净额的支持,那么净利润不过是一种纸面富贵。财务上为了识别一个公司是不是纸面富贵,就用净现比这一指标来判断。净现比的公式,是用经营净额除以净利润,如果净现比的数值大于1,说明经营净额比净利润大,也就是说这个净利润是由真金白银支持的,而不是纸面富贵。

去杠杆收紧流动性增大企业融资压力。近年来我国防范金融风险收紧流动性导致企业融资压力变大,经营性现金流变得愈发重要。净现比较高的优质企业在目前流动性较为紧张的金融市场环境下,自主造血能力较强的企业在经营中会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3、高比例的存货,如果流动性差,未来市值存在减值风险

康美药业2018年存货达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6%,其中库存商品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了36%。其董事长称存货非常值钱,其中多为中药材。虽然很少听到中药材的保质期,但时间久了很多中药也会失效,并不是越久越值钱,即使是人参也是在土地里生长得越久越值钱,而不是放仓库里越久越值钱,仍然存在减值的可能性。高达266亿元的库存商品,即使只计提2个百分点的减值准备,也将对净利润产生5亿左右的影响,按照2018年的11.35亿扣非净利润来看,影响超过了40%。

实际上,各种财务指标都会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了企业的内在情况,做好市值管理就必须敬畏财务指标。

三、市值管理对非上市公司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