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爆料: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提速 4月来9只产品成功转型

完成转型的券商大集合权益类产品及业绩表现情况   李树超/制表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改革举措,券商大集合产品2018年11月底开启公募化改造,目前距最后截止时间还剩半年。近日,多家券商发布大集合产品合同变更生效或产品发行公告,为在年底前按期完成大集合改造加快进度。

券商大集合产品

密集完成公募化改造

今日,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推出“中金安心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该产品由中金安心回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变更而来,是按照公募基金规定运作的大集合产品。

统计显示,4月以来,已有6家券商旗下9只产品完成了大集合改造,超过了去年的总和。

2018年11月28日,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操作指引》,作为资管新规配套细则,要求存量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对标公募基金进行管理,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改造截止时间还剩半年,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改造进度顺利,可如期完成。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公司7只大集合产品中的6只已通过所在辖区证监局审批,4只获证监会批复,两只产品已完成改造。“最后一只大集合改造工作也于近日启动,预计可以如期完成。”

大集合操作指引发布后,广发资管共有13只大集合产品拟进行公募化改造。广发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5月7日,已有4只产品完成变更,另有1只QDII债券型产品上报。4只混合型及1只债券型产品已经启动改造,将按进度逐步完成公募化转型。还有1只保证金大集合产品在等待相关政策出台后再推进改造。

原本的大集合产品与公募基金在合规法律框架、信息披露、设计理念、系统配备、投资运作上都存在差异,使得产品改造存在不少困难。

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表示,大集合产品改造存在以下几方面困难:一是为使大集合产品对标公募,公司需对原有风控合规制度、投资决策流程等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同时,受限于公私募投资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的要求,投资经理等人员分工需重新规划分配;二是公募产品信息披露时间和方式要求严格,对于股指期货等衍生品的投资限制较多,大集合产品在上述方面平稳过渡具有挑战;三是大集合产品存续客户较多,与销售机构、投资者的沟通工作有一定困难。

广发资管相关负责人指出,由于一些产品存续规模较大,在销售端,带量改造时需要管理好销售渠道和客户预期,做好引导工作;在资产端,公募基金和大集合存在差异,需要逐步调整产品的资产配置。

除了产品投资运作方面的改造,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还坦言,大集合改造原则上不能改变产品类型,如何在既有限制下对产品线进行完善布局,在扩大受众群体的同时又能发挥管理人的核心投资优势,是每家机构重点研究的课题。

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认为,对于组织构架较为完善、人员齐备的大型券商来说,投资运作有一部分是比照公募基金设置的,所以在大集合转公募的制度建设、风控合规规范、系统搭建、信息披露、人员规范、产品设计等方面,大型券商更具一定优势。

广发资管相关负责人提到,目前,融易新媒体,证券公司现金管理产品的改造仍缺乏相关法规的支持,产品运作管理指引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对于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管理人尽早统筹安排、与监管机构及时沟通、调整资产以及管理客户预期,做好风险预案,尽可能降低改造过程中的风险。

多以绝对回报为目标

实施平稳转型

完成改造成为公募类产品后,券商大集合产品将与6000多只公募基金正面竞争。多家券商认为,与公募基金相比,券商在投资、渠道和母公司协同上等具备优势。

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广发资管都认为,相比公募基金,在渠道方面,券商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一批粘性较高、在投行、机构等板块积累下的企业客户;在投研团队上,券商资管多数具备证券公司研究、投行、风控等各条线的从业经历,以绝对收益、业绩报酬收入、风控指标等综合指标进行考核,也因此积淀下了稳健、长期的投研理念和风格;而且与母公司在零售条线有很好的协同机制和品牌影响力。

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认为,对于大型券商来说,无论从投研实力和人员配置方面都具备和公募对抗的实力。只不过在投资策略布局上,由于大集合产品数量有限,各家券商很难做到公募基金的全产品线布局,更多的布局在自己核心优势策略上。

“目前实施转型的多数是券商大集合的旗舰产品。在公募化运作初期,也多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为改造后的平稳运作打好基础。”华南一家券商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文章标题:最新热点爆料: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提速 4月来9只产品成功转型,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zx/11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