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食品资讯一周热闻(6.23—6.29)(4)

“味精致癌”“吃柚子感染病毒会死”“茶叶有毒”这些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你信了吗?中国健康传媒集团25日发布2018年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报告,公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谣言十大案例和十大热词。(新华网)

点评:十大案例分别为: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炝锅致癌、用海绵做八宝粥、薯条治脱发、草莓是最脏水果、热柠檬水能治疗癌症、生吃白糖体内长螨虫、木耳打药、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有毒、醋蛋液包治百病。十大热词包括星巴克咖啡、草莓、大蒜、食盐、茶叶、味精、黄曲霉素、亚铁氰化钾等。
 

中方将暂停所有加拿大肉类对华出口?使馆回应

据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网站26日消息,有加拿大媒体报道,中方将自今日起暂停所有加拿大肉类对华出口,这一消息是否属实?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对此进行了回应。(中新经纬)

点评:近期,中方海关部门在查验一批来自加拿大的输华猪肉产品时检出莱克多巴胺残留。因此中方立即暂停了涉事企业猪肉产品输华,并要求加方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该批输华猪肉随附的官方兽医卫生证书系伪造,并发现共有188份伪造证书。加方认为,该事件系刑事犯罪。这些伪造的肉类卫生证书通过加官方证书通报渠道发往中国监管部门,反映加方输华肉类监管体系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为保障中国消费者安全,中方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要求加政府于6月25日起自主暂停签发对华出口肉类证书。
 

禁用亚硝酸盐 北京将实施食安新政

7月1日起,《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定》和《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实施。新政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出了管理要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食品添加剂实行专区(柜)存放;不得购进、存放、使用亚硝酸盐等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北京商报)

点评:随着新规定的实施,这些违规制作预包装食品的黑作坊将会得到有效清理,随着消费者对于外卖需求逐渐提升,外卖食品的安全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因此对于制作外卖预包装食品的商家来说,新政的实施,可以使自己的产品更加合乎规范,对消费者而言,也多一份保障。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首次亮相发布会 局长谈职责

公安部2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新成立的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首次在发布会上亮相。针对新部门的职责和首任局长工作思路,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局长吕武钦一一进行了回应。(中国新闻网)

点评:今年年初,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和中央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公安部整合多个业务局相关职责,专门组建了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统一承担打击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生态环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等领域的犯罪职责。

二、国际热闻
 

1.国际预警

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2019年第25周)

据欧盟官方网站消息,在2019年第25周通报中,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中国食品及相关产品有2例(不含港澳台地区)。(食品伙伴网)

点评: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出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触性材料中各物质的迁移量是否超标,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
 

日本追加一家中国企业作为甜蜜素的命令检查对象

6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药生食输发0621第2号通知,追加一家中国企业作为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查对象。(食品伙伴网)

点评:在进口商的自主检查中,DEQINGXIANYALIDA TRADE CO.,LTD.生产的食品中检测出甜蜜素,因此将其追加到甜蜜素命令检查名单。
 

进口鳕鱼片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过高 已销至我国香港

据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19年6月21日,法国通过RASFF通报本国生产的冷冻真空包装的鳕鱼片不合格,因为该产品的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过高。(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