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食品资讯一周热闻(6.23—6.29)

一、国内热闻
 

1、通知·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切实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发〔2019〕17号)有关要求,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起草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关于公开征求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

根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的规定,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现公开征求意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20195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

2019年5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的食品82批、化妆品2批。未准入境的食品涉及19个国家或地区的14类产品,粮谷及制品类、饮料类和糕点饼干类分列前3位,主要不合格原因为品质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未获检验检疫准入。未准入境的化妆品来自意大利,为肤用化妆品,不合格原因为货证不符。(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非洲猪瘟防治新兽药研制活动监管工作的通知

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始终积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和疫苗等兽药研究工作。但近期个别地方和单位在非洲猪瘟防治药物研制监督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出现了不当行为,给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治新兽药研制活动监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发布通知。(农业农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台

出租屋里造假周黑鸭、民房里灌装假茅台,湖北省公安厅发布食品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6月23日,湖北省公安厅发布2018年食品打假“利剑”专项行动成果暨典型案例。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违法犯罪案件915起,其中公安部督办重特大案件40起,抓获涉案人员951名。(长江日报)

点评:湖北各地公安机关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深入集贸市场、食品企业聚集区开展违法犯罪线索摸排,深挖细查了一批大要案,铲除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黑市场,阻止了大量假劣和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15曝光的辣条生产企业,处罚措施来了

2019年6月18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主页上发布关于央视“3·15”晚会曝光平江辣条食品事件处理情况的通报。相关部门对湖南省平江县味泉食品有限公司、平江县钧力食品有限公司两家辣条生产企业分别作出了罚款5万元、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邹继文、李志昂5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的顶格行政处罚,并责令企业召回产品633件。(央视财经微信号)

点评:早在2019年“3·15”晚会曝光报道刚刚结束之后,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就曾配合当地市场监督管理的执法人员立即赶往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在这里,“辣条发源地,湖南平江”等醒目的招牌,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辣条企业已经突破1000家,产值达580亿元,其中,平江县的辣条产值达200亿元左右。
 

说案 | 从火锅店食品违法案件谈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2019年3月18日,浙江省宁波电视台《看看看》等栏目曝光宁波未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存在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执法人员于当晚对当事人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在当事人库房内查获未开封的火锅红油4号(生产日期2018.02.23,保质期12个月)1袋、未开封的牛油底料10号(生产日期2018.02.27,保质期12个月)1袋。在当事人后厨操作台上查获已开封的嫩牛肉专用腌制料(腌制型固态复合调味料)(生产日期2017.09.06,保质期18个月)1袋。截至检查当日,上述调味料均已过期。另曝光视频提到的“酥肉”系当事人店内菜品铝箔烧酥肉,由当事人员工将五花肉腌制加工后油炸而成。因当事人的冰箱制冷效果不好,且存在生熟混放的情况,致该批次酥肉存在气味异常等情况。(中国市场监管报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