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直击2023国家医保谈判首日:重磅品种仍待考 续约规则趋温和

直击2023国家医保谈判首日:重磅品种仍待考 续约规则趋温和

2023-11-19 01:16:32来源:贝壳财经

文章导读
“(谈得)还不错”,11月17日,北京温榆河畔的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内,刚刚参与完一轮谈判的药企代表走出会场,对于谈判情况不愿再多透露任何信息。 这是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首日,医药企业大考如约而至,为期4天的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也正式拉开序幕。 贝壳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诺华、扬子江、健康元等多家企业现身。虽然首日已经圆满收官,但由于重磅品种尚未开谈,部分参谈企业仍面临大考。 据了解,自2018年起,国家医保局已经连续...

“(谈得)还不错”,11月17日,北京温榆河畔的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内,刚刚参与完一轮谈判的药企代表走出会场,对于谈判情况不愿再多透露任何信息。


这是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首日,医药企业大考如约而至,为期4天的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也正式拉开序幕。


贝壳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诺华、扬子江、健康元等多家企业现身。虽然首日已经圆满收官,但由于重磅品种尚未开谈,部分参谈企业仍面临大考。


据了解,自2018年起,国家医保局已经连续6年进行医保谈判,今年目录调整结果预计于12月初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随着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常态化,今年国家医保谈判出现诸多亮点,进入竞价谈判阶段的药品品种数量创下新高、谈判续约规则也进一步得以优化。


多家企业国谈首日现身 价格、降幅为企业最关心因素


直击2023国家医保谈判首日:重磅品种仍待考 续约规则趋温和

11月17日,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现场等候区。


周五上午八点半,远在顺义的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里,仿佛感受不到周末即将到来,众多药企代表们为了即将到来的医保谈判聚集在此,进行候场。


尚未正式开始,候场的人们感受到了此次国谈的严肃。九点,随着参谈企业陆续遭通知进场,工作人员一一审核参谈人员身份信息,每家企业最多可进场3人。


一年一度的医保谈判,或许关乎药企的“生死”。数据显示,2022年版的医保药品目录新增了111种药品,涉及肿瘤、免疫、罕见病、抗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其中奥雷巴替尼、赛沃替尼、利司扑兰等91种药品以谈判准入的方式新增进入目录,协议期内的医保谈判药品合计达到346种。


2023年3月1日至8月底,全国已有23.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了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其中定点医疗机构6.5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6.9万家,91个去年新增的谈判药已在5.5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2023年3-8月,346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报销1.23亿人次,医保基金支出491.7亿元,平均实际报销比例为69.7%。叠加降价和医保报销双重因素,3-8月的半年时间,346种谈判药品已为患者减负1097亿元。


直击2023国家医保谈判首日:重磅品种仍待考 续约规则趋温和

11月17日,参与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的企业代表正在候场。


国家医保谈判成功为患者减负,谈判结果也左右着药企未来的市场份额。贝壳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候场期间,就有企业代表提前拿出计算器不断计算谈判报价,有初次参谈的企业抓紧时间与其他企业代表交流,试图获取一些经验。在工作人员进场通知企业时,有尚未轮到的企业人员站起身张望,一些企业人员为了更快获知消息、更好与同行人沟通,把椅子转向面对候场区大门的方向就座。


价格和降幅,依旧是参谈企业最关心的核心因素。一位参谈企业的代表称,自己所在的企业今年参谈的产品是一款普药,对公司来说,“价格是最重要的”。


现场亦有11月18日参谈的企业代表提前来感受国谈氛围,其中一位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希望能了解今年降幅如何,虽然直接与同行交流很难,但也能从他们谈判后的表现判断出一些情况。


基于对自身产品不同的价格预期,参谈企业代表走出谈判现场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人对现场媒体表示,“(谈得)还不错”;有人表情轻松,结束谈判后在现场合影留念;有人直言“降幅大”,也有人走出谈判现场后面色凝重,对媒体提问仅摇摇头以示回应。


下午五点,当日谈判进入尾声。贝壳财经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诺华、扬子江、健康元、正大天晴、齐鲁制药、科伦药业等企业的谈判代表出现在了首日谈判现场。


首日圆满收官,但对一些企业来说,大考尚未结束。


一家药企的参谈人员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其所在企业有多个品种参谈,因为当日进入谈判环节的并非自家的核心品种,融易新媒体消息,因此心态相对较为轻松,“我们后续也有两款比较重要的产品要谈,到时候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轻松,对企业来说,销售额不高、影响不大的产品能完成净盈利,价格低企业可能愿意让步,但如果是重磅产品或销售额占比达到10%的品种,企业一定会更加慎重。”


此次医保谈判历年来参谈品种最多 续约规则趋于温和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海外投资者9月抛售美债超千亿美元 美债需求降温或已成趋势

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23年9月,海外投资者持...

1 海外投资者9月抛售美债超千亿美元 美债需求降温或已成趋势

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23年9月,海外投资者持...

2 直击2023国家医保谈判首日:重磅品种仍待考 续约规则趋温和

“(谈得)还不错”,11月17日,北京温榆河畔的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内,刚刚参与完一轮...

3 AI战略并非临时抱佛脚?杨元庆等联想高管解读第二财季业绩

11月16日,联想集团公布2023/2024财年第二财季(2023年7月-9月)业绩。财报显示,联想上半财年(...

4 近20000个品牌参与 2023年黑五全球购物季开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孙文轩)11月17日,记者获悉,从17日-26日,亚马逊海外购正式开启2...

5 傲农生物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拟转让部分股份

新京报讯(记者王思炀)11月17日晚,傲农生物发布通告称,控股股东傲农投资和公司实际控制...

6 四季度以来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回升 与存款“跷跷板效应”显现

“现在银行理财卖的还可以,问存款的人确实少了。”11月17日,有股份制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告...

7 正威回应产业园停产:工厂内部装修,已在准备复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就正威集团旗下全威(铜陵)铜业科技公司遭传停产,11月...

8 荃银高科与先正达合作生物育种技术研发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11月17日,新京报记者获悉,荃银高科近期发布投资者活动记录显示,公...

9 退役光伏组件规模几何?最新预测:2050年或达5500万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光伏组件退役潮即将来临,市场规模几何?11月17日,贝壳财...

10 大商所将13个已上市品种期权合约最后交易日延后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张晓翀)11月17日大商所发布通告,将豆粕、玉米、铁矿石等13个已上市...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