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基层医疗“强起来” 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基层医疗“强起来” 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2024-03-27 03:38:45来源:光明日报

文章导读
“过去到省里的医院看病要排好久的队,一床难求。住上院也只能和来陪护的老伴儿挤在一张床上,非常辛苦!”护士慢慢扶起来自海南省定安县富文镇的叶先生,老人对记者感慨说道。 7...

  “过去到省里的医院看病要排好久的队,一床难求。住上院也只能和来陪护的老伴儿挤在一张床上,非常辛苦!”护士慢慢扶起来自海南省定安县富文镇的叶先生,老人对记者感慨说道。

  74岁的叶先生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多年了,每逢冬天都会频繁发病。长期以来,当地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有限,为了得到可靠的治疗,他只能颠簸辗转到海口、三亚的三甲医院看病住院。除了老伴儿,在定安县工作的子女们也只能每天早晚从海口往返50多公里照顾陪护。

  “从去年3月开始,有省医院的专家下沉到定安县来,我们对本地的医疗水平有了信心,不用再往海口跑了。”叶先生夫妇如今一同住在定安县本地医院明亮崭新的病房中,脸上带着盈盈笑意。有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当地病源,床位宽裕,叶先生的老伴儿也不用辛苦地挤卧在一张病床上了。

  这是近年来海南省乃至全国基层医疗服务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由于长期以来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难”一直是“硬骨头”。如何缓解大医院压力,让基层医疗机构“强起来”,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自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来,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在提升

  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

  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明确:“以基层为重点推进服务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千县工程’。持续增强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稳步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能力标准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病房适老化、便利化改造。扩大专业护理人才招用规模,持续改善医疗护理服务。”

  在海南,近年出台系列政策明确了推进优质医疗资源逐级下沉的目标和路径。在省级层面,海南将16个市县划为东中西3个片区,分别由3家省属三级公立医院托管或技术帮扶县级综合医院。结对帮扶的“输血”模式,直接为患者节省了大量救治时间和费用。其中,自2023年3月起,定安县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达成托管合作,挂牌“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由省医院派驻优质管理和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共25名专家支持工作,显著提高了定安县域内的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省属医院专家的传帮带,基层医护人员更加注重学习和多学科讨论,诊疗水平和精神面貌大为改善。”从海南省人民医院到定安分院担任院长的吴涛认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定会让更多像叶先生这样的基层群众受惠。

  北京的基层医疗机构,正是承担老百姓常见流行疾病防治工作的主力军。

  “2023年11月是呼吸道疾病流行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接了60%~70%的患者,极大缓解了就医压力。”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俊彩介绍,为提升服务内涵,北京市还建立了由三级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临床科室组成的培育基地,点对点指导基层专病特色科室建设。

  基层医生:老百姓健康“守门人”

  “阿婆,上次我量你的血压很高,我现在来帮你复查一下。”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感北村卫生室乡村医生陈志辉对患者阿婆说。

  这是陈志辉上门随访的一幕。作为家庭签约医生,他经常携带听诊器、血压测量仪等来到签约户家中进行随访服务,了解签约户近期血压、血糖等情况,同时还将走访登记的信息录入到居民个人电子档案中,以便更好地定期为签约群众提供后续健康指导。“在家就可以享受到我们的服务,尽量让他们‘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陈志辉说。

  针对多种居民常见慢性病,海南省创新推出“2+3”(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健康服务包,逐步建立了“预防—诊治—管理”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基层的家庭医生不仅承担着免费给居民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率等常规检查任务,还要做好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肩负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医保门诊报销服务,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架起了一座桥梁。

  “2023年,海南省全省35岁以上人群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筛查人数分别达到364万人、330万人,19岁以上人群乙肝筛查人数达到403万人,这几个疾病的目标人群筛查率都超过了60%,有的超过了70%。”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周长强介绍。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北京首家24小时“血液透析”中心扩充 缓解公立医院床位不足

中国网财经1月28日讯 继北京首家连锁独立运行的血液透析机构——北京圣诺尼克血液透析中心...

2 基层医疗“强起来” 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过去到省里的医院看病要排好久的队,一床难求。住上院也只能和来陪护的老伴儿挤在一张...

3 国内首个口服GLP-1药物获批上市,国内药企谁能紧随其后

口服版司美格鲁肽终于在国内获批,但适应证仅限于二型糖尿病。 1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4 新一代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中国获批 用于成年人有或无先兆偏

中国网财经1月26日讯 今日,辉瑞公司宣布全新一代特异性偏头痛治疗药物乐泰可(瑞美吉泮口崩...

5 四川一护理店主称被“小错大惩”:擅开诊疗遭罚11万,未缴再

四川一家耳部护理店遭当地卫生执法部门认定“擅自开展诊疗活动”,遭处罚款11.2万元。由于...

6 14家医药生物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收盘,A股已有15家医药生物行业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

7 潍坊市人民医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正式启动

中国网财经3月20日讯 为贯彻确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和...

8 远大医药2023年收入105亿港元 核心产品易甘泰收入增长近300%

中国网财经3月20日讯(记者 杜丁)今日早间,远大医药(0512.HK)公布了2023年度业绩,公司全年录得...

9 世界肾脏日:多领域专家共同呼吁,及早关注糖心肾共病管理

3月14日是世界肾脏日,作为慢性肾脏病大国,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高达10.8%,患病人...

10 返校后孩子反复咳嗽发烧怎么办?

为何“冬春交替”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据了解,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还处在发育阶段,尚未...

1 北京首家24小时“血液透析”中心扩充 缓解公立医院床位不足

中国网财经1月28日讯 继北京首家连锁独立运行的血液透析机构——北京圣诺尼克血液透析中心...

2 基层医疗“强起来” 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过去到省里的医院看病要排好久的队,一床难求。住上院也只能和来陪护的老伴儿挤在一张...

3 国内首个口服GLP-1药物获批上市,国内药企谁能紧随其后

口服版司美格鲁肽终于在国内获批,但适应证仅限于二型糖尿病。 1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4 新一代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中国获批 用于成年人有或无先兆偏

中国网财经1月26日讯 今日,辉瑞公司宣布全新一代特异性偏头痛治疗药物乐泰可(瑞美吉泮口崩...

5 四川一护理店主称被“小错大惩”:擅开诊疗遭罚11万,未缴再

四川一家耳部护理店遭当地卫生执法部门认定“擅自开展诊疗活动”,遭处罚款11.2万元。由于...

6 14家医药生物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收盘,A股已有15家医药生物行业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

7 潍坊市人民医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正式启动

中国网财经3月20日讯 为贯彻确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和...

8 远大医药2023年收入105亿港元 核心产品易甘泰收入增长近300%

中国网财经3月20日讯(记者 杜丁)今日早间,远大医药(0512.HK)公布了2023年度业绩,公司全年录得...

9 世界肾脏日:多领域专家共同呼吁,及早关注糖心肾共病管理

3月14日是世界肾脏日,作为慢性肾脏病大国,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高达10.8%,患病人...

10 返校后孩子反复咳嗽发烧怎么办?

为何“冬春交替”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据了解,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还处在发育阶段,尚未...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