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承担 这些硬科技让医疗更精准

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承担 这些硬科技让医疗更精准

2023-07-09 11:21:02来源:光明日报

文章导读
这些硬科技让医疗更精准 【健康前沿】 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问世,我国率先实现超高场高分辨全身临床普适成像;首套国产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获注册认证,一举填补国内长期空白,解了救治新冠重症患者的“燃眉之急”;世界首台磁共振引导无创超声辐射力深部脑神经调控仪器研发成功,让超声牵手脑科学,为复杂功能性脑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手段……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从组装零部件到掌握核心技术,近年来,我国科技自主...

  这些硬科技让医疗更精准

  【健康前沿】

  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问世,我国率先实现超高场高分辨全身临床普适成像;首套国产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获注册认证,一举填补国内长期空白,解了救治新冠重症患者的“燃眉之急”;世界首台磁共振引导无创超声辐射力深部脑神经调控仪器研发成功,让超声牵手脑科学,为复杂功能性脑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手段……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从组装零部件到掌握核心技术,近年来,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设备不断涌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1.做中国人自己的高端磁共振设备

  “时间回到短短10年前,当时中国国内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被海外国际医疗设备巨头垄断。由于我国不掌握核心技术,技术受制于人,国产磁共振设备主要分布在中低端市场,高端3.0T磁共振设备100%依赖进口。”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医工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烨回忆道,10年前他加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就是想跟这里的团队一起,自主研发国人自己的高端磁共振设备。

  据李烨回忆,十几年前,即便1.5T这样的中端磁共振成像设备,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也非常低。“高端医疗成像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设备进口价格昂贵,患者做相关检查时费用很高。我国是人口大国,难以想象14亿老百姓看病要靠着国外的进口设备。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临床诊断的角度考虑,大家一直都在期盼高性能的国产化设备。”李烨介绍,磁共振信号是一种电磁波,磁共振设备是临床医学诊断非常强大的影像工具,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全身各部位的高对比多参数成像,且没有电离辐射,是CT之后又一次影像技术变革。大于3.0T的磁共振称为超高场磁共振,磁共振场强越高,图像分辨率越高,医疗成像检查就越精细,当然,对设备技术挑战也更大。

  一切从零起步,挑战可想而知。当时,跨国巨头企业占据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已达数十年,其积累的技术“护城河”高不可攀。为了早日突破核心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奋战。问及研发过程的艰辛,李烨说也没什么特别值得讲的事情,反正“做实验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一个实验失败了就总结经验重头来,成功了就继续往前走,心里知道最后一定能做成。”

  10年过去了,事情就这样做成了。2021年11月,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团队与联影医疗等合作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去年8月,国际首创联影5.0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审批,这是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高分辨成像临床普适设备,其中我们做到了破解科学问题、突破核心技术、实现国际领先。”李烨说。

  深圳先进院医工所所长、研究员梁栋长期聚焦研发磁共振系统中的快速成像技术,他介绍,3.0T磁共振设备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所有核心部件均为自主研制,没有使用任何进口部件,突破了“卡脖子”问题;二是软硬协同的快速成像技术。“如果大家在医院做过医疗成像类检查,会发现磁共振成像检查比CT检查时间长很多。大概做一个检查就要二三十分钟,一台设备每天只能检查二三十个病人。由于患者数量大,预约一个磁共振检查要等三四周很常见。”梁栋说,为了不耽误治疗,融易新媒体,研制出国产化的能快速成像的高端磁共振设备就非常必要。

  成像速度快,意味着什么呢?“通俗点说就是以前的设备是拍照片,但我们现在这台设备可以拍电影了。”梁栋解释道:“因为成像速度够快,医生检查时就可以看到更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而且每个病人的检查时间缩短了,这样,一台设备就可以完成以前两台设备的检查量。以脑血管壁的中风检查为例,这是一个对分辨率要求特别高、成像时间特别久的检查,以前做这个检查需要十五分钟左右,但现在用5.0T磁共振设备做亚毫米高分辨检查,大概只需要三分半钟。如此优异的快速高分辨成像的实现依靠的是其背后新体制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明和系统支撑。”梁栋说。

  作为5.0T超高场强磁共振的全球首批用户,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王怡宁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他曾经接诊过一位44岁突发肢体无力的女性病例,从5.0T的头颅影像中可以看到脑出血和脑缺血,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5.0T做血管的成像发现,大脑中动脉呈现双腔结构,我们考虑她有动脉夹层,因此做了金标准血管造影,发现确实有动脉夹层,血管内膜撕裂。而这个病人之前还做过3.0T的检查,因为分辨率不够并没有发现脑血管的问题。所以5.0T的高分辨率血管成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病因,更早地进行诊治。”王怡宁说。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承担 这些硬科技让医疗更精准

这些硬科技让医疗更精准 【健康前沿】 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问世,我国率先实现超高...

2 云南白药旗下电商公司被处罚:产品对熬夜、口臭、掉发、喝酒

中国网财经7月6日讯(记者 叶加)日前,北京云智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北...

3 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者 修正药业获多项业界荣誉

7月4日,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黑龙江省工商联、黑龙江省发改委共同主办的“2022-2023年度...

4 敦促行业康健成长 第十五届中国医药财富成长岑岭论坛在哈尔滨

7月4日,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黑龙江省工商联、黑龙江省发改委共同主办的“2022-2023年度...

5 新型角膜供体材料 助致盲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汪心海 角膜病是我国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是...

6 6岁男孩因“食脑虫”激发脑膜炎 如何防范“食脑虫”传染

6岁男孩因“食脑虫”引发脑膜炎,专家表示—— “食脑虫”感染率很低,牢记三点就能有效预...

7 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 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张佳欣)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抱川中文医科大学的一个连系研究...

8 谈判药品续约等两规则征求意见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7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和...

9 运动数据有助提早发现帕金森病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运动追踪...

10 心脏“阀门”坏了,不用开胸就能修

◎本报记者 陈 曦 跟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已成为心脏瓣膜病高发国度。连年来,心脏瓣...

1 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承担 这些硬科技让医疗更精准

这些硬科技让医疗更精准 【健康前沿】 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问世,我国率先实现超高...

2 云南白药旗下电商公司被处罚:产品对熬夜、口臭、掉发、喝酒

中国网财经7月6日讯(记者 叶加)日前,北京云智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北...

3 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者 修正药业获多项业界荣誉

7月4日,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黑龙江省工商联、黑龙江省发改委共同主办的“2022-2023年度...

4 敦促行业康健成长 第十五届中国医药财富成长岑岭论坛在哈尔滨

7月4日,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黑龙江省工商联、黑龙江省发改委共同主办的“2022-2023年度...

5 新型角膜供体材料 助致盲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汪心海 角膜病是我国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是...

6 6岁男孩因“食脑虫”激发脑膜炎 如何防范“食脑虫”传染

6岁男孩因“食脑虫”引发脑膜炎,专家表示—— “食脑虫”感染率很低,牢记三点就能有效预...

7 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 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张佳欣)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抱川中文医科大学的一个连系研究...

8 谈判药品续约等两规则征求意见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7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和...

9 运动数据有助提早发现帕金森病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运动追踪...

10 心脏“阀门”坏了,不用开胸就能修

◎本报记者 陈 曦 跟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已成为心脏瓣膜病高发国度。连年来,心脏瓣...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