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6岁男孩因“食脑虫”激发脑膜炎 如何防范“食脑虫”传染

6岁男孩因“食脑虫”激发脑膜炎 如何防范“食脑虫”传染

2023-07-09 08:42:02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导读
6岁男孩因“食脑虫”引发脑膜炎,专家表示—— “食脑虫”感染率很低,牢记三点就能有效预防 ◎本报记者 陈 曦 最近贵州的苗女士在网上持续记录自己的孩子小丁(化名)生病就医的经历。根据苗女士所发信息,她6岁多的儿子小丁去海南旅游回家后出现发烧症状,发烧10余日不见好转,辗转到几家医院就医,最终孩子确诊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感染而引发的脑膜炎。苗女士的经历让一些计划暑假带孩子去海边休闲度假的家长们感到不安。 天津大...

  6岁男孩因“食脑虫”引发脑膜炎,专家表示——

  “食脑虫”感染率很低,牢记三点就能有效预防

  ◎本报记者 陈 曦

  最近贵州的苗女士在网上持续记录自己的孩子小丁(化名)生病就医的经历。根据苗女士所发信息,她6岁多的儿子小丁去海南旅游回家后出现发烧症状,发烧10余日不见好转,辗转到几家医院就医,最终孩子确诊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感染而引发的脑膜炎。苗女士的经历让一些计划暑假带孩子去海边休闲度假的家长们感到不安。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一旻表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为阿米巴原虫的一种,虽然阿米巴原虫(俗称“食脑虫”)引发脑炎致死率较高,但发病罕见。成人和儿童在游玩中做好防护,一般就不会被感染。

  “食脑虫”并非吃人脑

  “‘食脑虫’这个名字听着挺吓人,但其实它并不会吃人的大脑。‘食脑虫’会破坏脑组织引发感染,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膜炎,甚至最终可能导致死亡。”王一旻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除了感染小丁的罪魁祸首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外,还有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它们是目前已知的3种可以引起严重脑部感染的阿米巴原虫。

  据了解,阿米巴原虫属于单细胞生物,通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温暖的淡水、土壤或腐败的有机物中。阿米巴原虫可以通过人体鼻腔、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能通过人体皮肤的切口、溃疡或其他开放性损伤进入人体。此次据小丁妈妈回忆,可能是由于孩子在海边玩水玩沙导致的感染。

  阿米巴原虫侵入人体中枢神经后会迅速繁殖,然后沿着脑膜向脑中心部位播散,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由于阿米巴原虫在自然界以吃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为生,它们的体内经常寄生着许多细菌,因此还有可能把细菌带入大脑,引起细菌性炎症。

  “由阿米巴原虫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和亚急性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王一旻解释,前者的患者会出现高热、严重头痛、畏光、恶心、呕吐、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和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这种脑炎发病极快且极其凶险,从出现症状到死亡的平均时间为5.3天。”

  相比而言,亚急性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病程更长。症状一开始可能很轻,然后是持续数周或数月的症状加重,从头痛、低热、视力障碍慢慢发展为颅内压异常、癫痫发作、意识丧失、昏迷和死亡。该病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中位数为24天。

  如何预防“食脑虫”感染

  “被‘食脑虫’感染很罕见,全球报告的总病例数不超千例,国内保守估计只有几十例。”王一旻坦言,自己从医20多年,只在教科书上看到过这种病例,在临床上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患者。

  “一旦脑部被‘食脑虫’感染,总体预后很差,死亡率高。”王一旻说。

  目前没有治疗被“食脑虫”感染的特效药,融易新媒体,也没有相关疫苗。首选治疗方案也都是基于以往的治疗经验总结出来的,治疗药物包括喷他脒、磺胺嘧啶、米替福新、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苯达唑、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等。并且所有成功治疗案例均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药物治疗,且成功治疗的患者数目非常有限。

  王一旻强调,虽然较难治愈,但大家也无须过度恐慌。在日常多加防范,就不会被“食脑虫”感染。

  首先,“食脑虫”的感染率很低。以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为例,研究发现其暴露发生率很高,但感染发生风险每百万次接触只有2.6例。人体自身免疫力可以抵御阿米巴原虫的感染。

  其次,不要在野外温暖的死水里玩,特别是在身体有开放性伤口的时候;在淡水、温泉和其他未经处理的热水体中游泳时,保持头部在水面以上;避免潜水和跳入停滞的淡水中,不要挖掘或搅动水体底部沉积的腐败物。

  此外,如果身体出现相关症状,例如头痛、发热、呕吐、嗜睡等,一定要及时就医。“从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感染的发病病程上来看,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表明感染的最初表现是局部的皮损症状。”王一旻表示,如果能够在皮损阶段就进行诊断,基本可以治愈。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新型角膜供体材料 助致盲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汪心海 角膜病是我国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是...

2 6岁男孩因“食脑虫”激发脑膜炎 如何防范“食脑虫”传染

6岁男孩因“食脑虫”引发脑膜炎,专家表示—— “食脑虫”感染率很低,牢记三点就能有效预...

3 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 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张佳欣)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抱川中文医科大学的一个连系研究...

4 谈判药品续约等两规则征求意见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7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和...

5 运动数据有助提早发现帕金森病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运动追踪...

6 心脏“阀门”坏了,不用开胸就能修

◎本报记者 陈 曦 跟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已成为心脏瓣膜病高发国度。连年来,心脏瓣...

7 盐水冲洗或可减少 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7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了解到,该院外科内镜...

8 儿童近视改正市场乱象侦查:花了数万元没任何结果

“是滴眼药水好还是吃护眼的营养品好?是3D训练好还是用按摩仪好?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9 脑瘫儿童人数呈递增趋势 业内号令完善病愈救济体系

脑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现有约600万...

10 国家医保局表示 医保支持创新以保障基本为前提

国度医保局克日发布了2023年国度医保目次调解方案。国度医保局相关人士指出,医保支持创新...

1 新型角膜供体材料 助致盲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汪心海 角膜病是我国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是...

2 6岁男孩因“食脑虫”激发脑膜炎 如何防范“食脑虫”传染

6岁男孩因“食脑虫”引发脑膜炎,专家表示—— “食脑虫”感染率很低,牢记三点就能有效预...

3 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 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张佳欣)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抱川中文医科大学的一个连系研究...

4 谈判药品续约等两规则征求意见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7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和...

5 运动数据有助提早发现帕金森病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运动追踪...

6 心脏“阀门”坏了,不用开胸就能修

◎本报记者 陈 曦 跟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已成为心脏瓣膜病高发国度。连年来,心脏瓣...

7 盐水冲洗或可减少 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7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了解到,该院外科内镜...

8 儿童近视改正市场乱象侦查:花了数万元没任何结果

“是滴眼药水好还是吃护眼的营养品好?是3D训练好还是用按摩仪好?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9 脑瘫儿童人数呈递增趋势 业内号令完善病愈救济体系

脑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现有约600万...

10 国家医保局表示 医保支持创新以保障基本为前提

国度医保局克日发布了2023年国度医保目次调解方案。国度医保局相关人士指出,医保支持创新...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