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文化 > 中国人烧钱的习俗为何源远流长?| 清明节

中国人烧钱的习俗为何源远流长?| 清明节

2024-04-08 04:52:08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导读
清明前夕,南通禁止制售冥币纸钱的新闻引发热议。南通市民政局、南通市市监局于3月25日发布通告称,为进一步推动该市殡葬改革,摒弃丧葬陋俗,倡导文明祭祀,净化城市环境,...

清明前夕,南通禁止制售冥币纸钱的新闻引发热议。南通市民政局、南通市市监局于3月25日发布通告称,为进一步推动该市殡葬改革,摒弃丧葬陋俗,倡导文明祭祀,净化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殉葬用品。

相关通告发布后引起大量网友关注和讨论,反对者认为,缅怀、祭祀祖先是中国传统,不宜看作是封建迷信。其实自古以来,反对烧纸传统、将其斥为恶俗的声音就不曾断绝。宋史学者魏华仙发现,北宋开封就有制作纸钱的作坊和专门销售纸钱的店铺,供民众在祭礼中消费。而当纸钱的生产成为一项引人注目的地方产业时,往往会引起官方对劳动力浪费的担忧。有“绍兴名臣”美名的廖刚于绍兴九年(1139)上书高宗,表达对东南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转去制造和焚烧纸钱的忧虑,

“若穷力以输鬼工,倾资以给野火,尤无谓也,臣愿陛下断然下焚纸之禁,斥其有害于农无补于教,使愚民顿悟百千年习俗之非,不亦善乎!”

到了当代,环境保护也成为了反对这一习俗的理由,许多人指出烧纸钱会污染空气和水,存在火灾隐患。

将纸钱等纸糊物品作为祭品焚烧,以补给和告慰去世的亲人、祖先或神灵——尽管面临争议,这一习俗从唐朝开始延绵不断,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文化传统之一。它太过久远平常,我们大多不会深思这个行为背后的深意,但对一些人类学家来说,中国人的纸钱习俗却是一个迷人的研究课题,而绝不仅仅只是“封建迷信”。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柏桦(C. Fred Blake)更是在专著《烧钱》中认为,纸钱习俗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难以捉摸的中国文化精神。

焚烧纸钱习俗的由来

在许多不同的场合,中国人都会烧纸钱,柏桦在《烧钱》中如此描述:

“人们在每一个充满风险、危机或焦虑的人生阶段,都要化烧这些世间事物的纸质仿制品,试图通过仪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怀孕、生育、旅游和可能会带来破产厄运的洗发活动,到成年、结婚、婚姻失和、离婚;有时也借助纸钱对付小人以及其他麻烦(还可以反过来诅咒或扰乱自己的对头),或者驱除恶鬼、哀悼死者、怀念逝者、感念冥德,乃至帮助死者顺利度过祛除肉体污秽的地狱般的折磨;有时是借它开启事业、完成托梦、登程上路、参加考试——这是一张无穷无尽的清单。”

柏桦也在书中追溯了烧纸习俗的起源故事,发现常常提到的是蔡伦,他遭公认为是纸的发明者。虽然在真实历史上蔡伦是汉和帝(89-106)时期的一名宦官,但在民间故事里,他是一位已婚的狡黠商人。据传说,蔡伦发明纸张的时候人们对纸的需求很少,为了处理囤积的纸张,蔡伦夫妇想出一个诡计劝说人们相信,这些纸烧掉后会在阴间变成钱。

在另外一些故事里,施行诡计的是蔡伦的哥哥蔡莫和他的妻子慧娘(历史中无记载)。他们里应外合,让人们相信烧纸能使人死而复生。一些故事的结尾也点明,人们最终发现了烧纸并没有这种神奇的效果——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妨碍烧纸成为一个习俗。一些民间故事会提出一种理论,认为生命的轮回犹如金钱的循环,货币价值(以及所有形式的财富)在宇宙中循环,受控于幽冥世界。

《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
[美]柏桦 著 袁剑 刘玺鸿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3

关于纸钱习俗的缘起和流行,柏桦梳理了五个假说:第一,这一习俗来自儒家传统,特别是受到《礼记》的影响;第二,这一习俗的流行伴随着印刷术的出现,而印刷术的出现则受到佛教经文和法物的推动——不少学者相信,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与佛教的兴起有关,其发明可以追溯到隋朝。

第三,纸钱的兴起与纸币的发明处于同一时期。武德四年(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唐高祖开铸“开元通宝”,这种外圆内方、可以缀连成串的铜钱制式可以追溯到西汉,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到北宋初期,伴随着商业发展、远距离贸易增加和贸易额上升产生了一系列金属货币使用不便的问题,商人开始使用印刷纸张作为交易收据。中国纸币的发明可以追溯到995年,四川成都的商人开始使用“交子”作为私人交易的媒介。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宜州官府发行了第一种官方纸币,面额从一到十贯钱不等。纸币在宋朝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普及,在元朝发行量进一步提高,但在明清时期不再受到朝廷的偏爱。值得注意的是,恰恰是在真正的纸币不受欢迎的明清时期,纸钱习俗反而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为什么花园是完美谋杀案的理想场所?

致命的植物、锋利的剪具、阴暗的角落和现成的埋尸场所,花园是完美谋杀案的理想场所。花...

2 中国人烧钱的习俗为何源远流长?| 清明节

清明前夕,南通禁止制售冥币纸钱的新闻引发热议。南通市民政局、南通市市监局于3月25日发...

3 比莉·艾利什等两百余音乐人呼吁禁止人工智能模仿人类艺术家

每个周六,“文化周报”向你汇总呈现最近一周国外文艺圈、出版界、书店业值得了解的大事...

4 智识生活可以培育人的内在价值,重启自由思考的能力 | 一周新

界面新闻记者 | 董子琪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登春台》 格非 著 译林出版社 2024-3 众人熙熙,...

5 从“嗲儿文学”谈中式父子关系中的强权与悲情 | 编辑部聊天室

129期主持人 | 潘文 捷 整理 | 实习记者 李雨桐 一位网友日前在某短视频APP 上发布视频并配有“...

6 是退缩与麻木,还是逃避统治的艺术:“淡学”是个什么学?

128期主持人 | 尹清露 整理 | 实习记者 黄东婕 “生活淡淡的,看着同事都在卷,内心也毫无波...

1 为什么花园是完美谋杀案的理想场所?

致命的植物、锋利的剪具、阴暗的角落和现成的埋尸场所,花园是完美谋杀案的理想场所。花...

2 中国人烧钱的习俗为何源远流长?| 清明节

清明前夕,南通禁止制售冥币纸钱的新闻引发热议。南通市民政局、南通市市监局于3月25日发...

3 比莉·艾利什等两百余音乐人呼吁禁止人工智能模仿人类艺术家

每个周六,“文化周报”向你汇总呈现最近一周国外文艺圈、出版界、书店业值得了解的大事...

4 智识生活可以培育人的内在价值,重启自由思考的能力 | 一周新

界面新闻记者 | 董子琪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登春台》 格非 著 译林出版社 2024-3 众人熙熙,...

5 从“嗲儿文学”谈中式父子关系中的强权与悲情 | 编辑部聊天室

129期主持人 | 潘文 捷 整理 | 实习记者 李雨桐 一位网友日前在某短视频APP 上发布视频并配有“...

6 是退缩与麻木,还是逃避统治的艺术:“淡学”是个什么学?

128期主持人 | 尹清露 整理 | 实习记者 黄东婕 “生活淡淡的,看着同事都在卷,内心也毫无波...

7 丝路瑰宝 | “事死如事生”,这幅《墓主人生活图》信息量够大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 清明将至,作为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

8 北京柳荫公园第十四届柳文化节开幕

光明网讯(记者 张倩 李伯玺) 又是一年清明时,杨柳依依道春意。4月2日上午,第十四届柳文...

9 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云拜祖”平台正式上线

光明网讯(记者 张璋) 4月2日,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云拜祖”平台正式上线。融合巨龙...

10 漫画云南|醉春风,意悠然,奇珍异草看云南

漫画云南|醉春风,意悠然,奇珍异草看云南...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