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房产 > 单价12万+开盘即罄,信达盘活北京东直门高龄烂尾楼

单价12万+开盘即罄,信达盘活北京东直门高龄烂尾楼

2022-12-20 07:56:01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导读
北京楼市近期再现一个首开即售罄的豪宅楼盘,并曾是知名的烂尾楼。 12月9日,东城区东直门信达中心新房项目“东外39号”开盘,随后在30分钟内即完成选房,官宣成交168套,面积4.6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约57亿元。 “单价在12-12.9万元/平,只有两栋楼168套房,后续没有加推的房源,现已全部被抢完了。”该项目置业顾问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一周正在逐一确认客户资质与周期,可能会出现个别清退房源。 东外39号项目的热销并不意外,既属于东二环黄...

北京楼市近期再现一个首开即售罄的豪宅楼盘,并曾是知名的烂尾楼。

12月9日,东城区东直门信达中心新房项目“东外39号”开盘,随后在30分钟内即完成选房,官宣成交168套,面积4.6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约57亿元。

“单价在12-12.9万元/平,只有两栋楼168套房,后续没有加推的房源,现已全部被抢完了。”该项目置业顾问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一周正在逐一确认客户资质与周期,可能会出现个别清退房源。

东外39号项目的热销并不意外,既属于东二环黄金地段,价格上又出现明显倒挂,周边的当代万国城MOMA、以及融创总部所在地使馆壹号院,目前二手房挂牌均价分别为13.5万元/平米及16.1万元/平米。

除为北京楼市年底成交量“添柴”外,东外39号售罄的背后,是中国信达通过“收购+投资+债务重组+开发运营”的方式,历时近8年成功盘活烂尾楼资产的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中国信达在各地充当“白武士”纾困房企,既有泛海武汉项目这类历时较长的项目,也有佳兆业等出险房企近年的新项目,盘活模式也类似于东外39号,在信达完成接手后,由旗下地产平台信达地产代建。

不过与今年拿下的一些项目相比,东外39号的状况更为复杂,这个立项时间可追溯至20年前的商办综合体项目,曾屡陷股权纷争停工,过去多年间一直是北京知名的商业烂尾楼。

命运多舛的东直门地标

东直门信达中心的前身为“国盛中心”,更久远些叫“东华广场”。

在上世纪1990年代,当时该区域有东直门长途汽车站、无轨电车总站以及多个旧房、危房,北京政府提出对该地块进行改造开发。

自1994年开始,项目三次立项,历时7年,辗转北京公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景灏实业、北京城建、香港康实等数家开发商之手,却都无实质性进展,在2001年底基本完成“三通一平”后,项目便陷于停滞。

2001年7月,随着当时中国申奥成功,在该区域建成东直门交通枢纽被列为2008年奥运会重点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交通枢纽交给政府,商务区包含住宅、公寓、东华广场的收益则归投资人。

这块“香饽饽”当时被多家开发商觊觎,老牌房企华远地产、曾风光无限的北大青鸟、新加坡背景的国浩中国相继入场,开始了10余年的股权纷争。

先是2003年底至2004年8月期间,华远地产与北大青鸟间的控制权之争,最终以北大青鸟胜出结束,并在2005年8月,成功办理该项目的土地使用证,顺利推进项目开发建设。

2007年2月,北大青鸟再次陷入资金困难,被迫将项目卖与国浩,国浩又通过收购海南京灏实现对东外39号项目的控制,一年之后,海南京灏外商投资企业登记被撤销,所有权变更回北大青鸟所有。

随后,北大青鸟又与国浩就股权纠纷,先后爆发多轮、旷日持久的诉讼,导致项目开发建设断断续续、无法正常推进。

2008年奥运会期间,东直门交通枢纽综合体仅完成了交通枢纽部分,并投入正常运营,而商务区域在2012年彻底停工烂尾。

2014年9月,融易新媒体,国浩最终胜诉,顺利拿回国盛中心的股权,不过在该项目上耗费的财力和时间让其打算放弃。

此后在传过多个收购方后,终于在2015年8月被中国信达以126.4亿元收购,之后引入信达地产代建管理。

有意思的是,信达地产的前身“青鸟天桥”即为北大青鸟旗下主营软件开发的上市公司,2008年因经营连年衰落被信达投资收购,并置入信达系11家地产公司,转为有央企背景的地产上市公司之一。

兜兜转转之后,北大青鸟做房地产的野心在北京草草收场,信达地产则重新回到东直门,准备盘活这个命运多舛的项目。

AMC加速化解不良资产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存量时代”屡被提及,烂尾项目盘活愈加受到关注。

界面新闻从接近信达人士处获得一份盘活该项目的详细资料,其中包含收购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设计、运营各个维度。

总计126.4亿元的收购对价,包含该项目的金融债权、非金债权以及境外股权,顺利完成收购依靠的是信达境内外多牌照、债权收购、债务重组的优势。

拿到项目之后,信达系要做的就是盘活资源,依靠其央企背景和该项目的城市更新属性,得到政府各方面的支持,于2019年末用4个月完成复工,之后在2021年化解规划调整、土地确权、地价款补缴等全部遗留问题。

作为开发平台,信达地产则一边忙于写字楼、住宅修复和施工,一边与深圳益田商业、佳源投资联合成立商业运营公司,推进招商运营工作,商业部分主要由益田操盘,将以“北京信达·益田假日广场”的形象于2023年正式开业。

据悉,目前该TOD商业综合体已引入JW万豪酒店、奈尔宝、MUJI、保利艺术等品牌,写字楼目前也承接了信达系单位的承租需求。

同样在2023年,住宅部分东外39号项目将正式交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盘活,完成东直门交通枢纽城市更新的任务。

回顾今年AMC机构参与房地产项目资产盘活的历程,有三家AMC机构均公示过纾困房企“保交付”的数据。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超20亿美元,地产大佬张力忙着在美国投资,富力却深陷债务危

因个人公司ZL Properties Inc 与富力地产之间并无直接股权关系,由张力及其关联方拥有。 因此,...

2 单价12万+开盘即罄,信达盘活北京东直门高龄烂尾楼

北京楼市近期再现一个首开即售罄的豪宅楼盘,并曾是知名的烂尾楼。 12月9日,东城区东直门...

3 超40家企业被淘汰,陶瓷行业新一轮竞争聚焦成本大战

2022年接近尾声,各家陶瓷企业已经或即将进入停窑期。 车间工人结束忙碌的生产工作准备回家...

4 全国70城房价连续15个月下跌 ,市场需求端仍待修复

11月,70个大中都市 新房价值环比跌幅呈现下半年首次收窄,但市场销售端仍在底部。 12月15日...

5 中央财办:住房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改善房企资产负债状况

无论是防范风险还是稳增长,促进内需和消费,房地产都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12月19日,在中...

6 因涉嫌行贿案,富力创始人张力伦敦被捕,公司深夜回应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近期才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获得至少三年喘息时间的富力地产,突然被...

7 绿城中国与中国银行落地1.2亿美元“内切外贷”业务

12月16日,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发挥中银团体国际化优势,通过与中银香港的跨境联动乐成为绿...

8 前11月家具零售额1459亿,扩内需要促进装修、家电消费

作为家庭支出中较为重要的装修与家电消费,将迎来新一轮政策支持。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

9 遏制投机、支持自住,扩内需战略下租赁市场迎来新机遇

扩大内需,需要房地产的积极参与。 12月14日,围绕“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要目标...

10 贝壳宣布家庭适老化居住陈诉 号令存眷“一碗汤的间隔”

为研究与探索适老化人居环境,贝壳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联合和君康养事业部、安馨康养...

1 超20亿美元,地产大佬张力忙着在美国投资,富力却深陷债务危

因个人公司ZL Properties Inc 与富力地产之间并无直接股权关系,由张力及其关联方拥有。 因此,...

2 单价12万+开盘即罄,信达盘活北京东直门高龄烂尾楼

北京楼市近期再现一个首开即售罄的豪宅楼盘,并曾是知名的烂尾楼。 12月9日,东城区东直门...

3 超40家企业被淘汰,陶瓷行业新一轮竞争聚焦成本大战

2022年接近尾声,各家陶瓷企业已经或即将进入停窑期。 车间工人结束忙碌的生产工作准备回家...

4 全国70城房价连续15个月下跌 ,市场需求端仍待修复

11月,70个大中都市 新房价值环比跌幅呈现下半年首次收窄,但市场销售端仍在底部。 12月15日...

5 中央财办:住房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改善房企资产负债状况

无论是防范风险还是稳增长,促进内需和消费,房地产都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12月19日,在中...

6 因涉嫌行贿案,富力创始人张力伦敦被捕,公司深夜回应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近期才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获得至少三年喘息时间的富力地产,突然被...

7 绿城中国与中国银行落地1.2亿美元“内切外贷”业务

12月16日,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发挥中银团体国际化优势,通过与中银香港的跨境联动乐成为绿...

8 前11月家具零售额1459亿,扩内需要促进装修、家电消费

作为家庭支出中较为重要的装修与家电消费,将迎来新一轮政策支持。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

9 遏制投机、支持自住,扩内需战略下租赁市场迎来新机遇

扩大内需,需要房地产的积极参与。 12月14日,围绕“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要目标...

10 贝壳宣布家庭适老化居住陈诉 号令存眷“一碗汤的间隔”

为研究与探索适老化人居环境,贝壳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联合和君康养事业部、安馨康养...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