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吉利汽车:销量暴跌与股价腰斩背后的致命弱点

  2018年是吉利汽车极为风光的一年。

  根据其发布的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2018年财报显示,在中国汽车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拐点之时,吉利汽车于2018年共售出150万辆汽车,较2017年增加20%;2018年全年总营收增加15%至人民币1066亿元,净利润由2017年的人民币107.4亿元增加18%至126.7亿元。无论销量、收入与利润表现,吉利汽车都力压老对手长城汽车。

  但与高光的业绩表现不匹配的是,吉利汽车2018年在资本市场上却备受冷落。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吉利汽车的股价已经从2017年底的29.8港币腰斩至13.34港币,市值也从最高点的2500亿港币跌落到1200亿港币。

  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是极为敏锐的,虽然2018年吉利汽车业绩表现喜人,但投资者已经敏锐地捕捉到吉利汽车潜在的风险。果然在进入2019年后,吉利汽车的销量便开始出现大跌。

  1

  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最新公布的2019年5月份国内汽车厂商销量排名显示,国内各汽车厂商出现冰火两重天的业绩表现。

反思吉利汽车:销量暴跌与股价腰斩背后的致命弱点

2019年5月份国内汽车厂商销量排名

  其中在销量排名前15位的国内汽车厂商中,只有上汽通用、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华晨宝马与北京奔驰等7家车企保持了销量的同比增长。尤其以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合资车企表现抢眼,广汽本田与东风本田分别逆势实现34.2%与41%的销量增长。

  其余八家车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其中一汽大众、东风日产、长城汽车与北京现代的下滑幅度都控制在10%以内,上汽大众与上汽乘用车下滑幅度在20%以内。

  而最让人意外的是,2018年的明星车企吉利汽车,其于2019年5月份的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幅度超过30%。5月份销量下滑并不是个例,吉利汽车在4月份就曾同比下滑19%。根据2019年1-5月的销量数据计算,吉利汽车总销量为56.08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仅完成2019年全年销量目标151万辆的37%。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吉利汽车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德美日韩等合资车企下探中低端市场,表现强势,对吉利汽车形成强烈挤压,导致吉利节节败退。另外一方面,吉利汽车在国内车企中的最大竞争对手长城汽车,在面对合资车企竞争时,也表现出了远超吉利汽车的抗压能力。

  销量暴跌,股价腰斩,曾被视为自主品牌汽车领军企业的吉利汽车到底怎么了?

  2

  要想了解吉利汽车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在SUV、轿车、MPV、皮卡与新能源等各个细分市场的具体表现。

  SUV是近些年所有车企的必争之地,在SUV领域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各家车企的真实竞争实力。

反思吉利汽车:销量暴跌与股价腰斩背后的致命弱点

2019年5月份国内SUV销量排行

  从2019年5月份国内SUV销量排行榜中可以看到,自主品牌车企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H6以单月25523台的销量位居所有SUV车型销量第一位,遥遥领先于其他车型。合资车企上汽大众旗下的途观与途岳,东风日产旗下的奇骏与逍客紧随其后,占领了前五名中的另外四席。

  而吉利汽车在SUV领域的主力车型博越位居第7位,13527台的销量只有哈弗H6销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并且无论产品均价与用户口碑,吉利博越在销量前十位的车型中都明显落后。

  除了哈弗H6与途观、途岳、奇骏、逍客、Rav4、CRV等合资车型在综合实力的绝对领先之外,吉利汽车在SUV领域还面临着其他自主品牌车型的红海竞争,例如,上汽荣威RX5、广汽传祺GS4、上汽MG ZS、长安CS35、长安CS75以及哈弗F7也都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

  

反思吉利汽车:销量暴跌与股价腰斩背后的致命弱点

2019年5月份国内轿车销量排行榜

  在轿车领域,长城汽车目前战略性放弃,这本给了吉利汽车在这个市场获得领先的机会,但其远没有达到国人的预期。目前,国内轿车市场还是被合资厂商垄断,吉利汽车只有一款定位低端的帝豪排名第9位,在销量上甚至落后于同为自主品牌车企的上汽荣威i5。

反思吉利汽车:销量暴跌与股价腰斩背后的致命弱点

2019年5月份国内MPV销量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