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旱地变良田 塞北小城唤醒“沉睡”土地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旱地变良田 塞北小城唤醒“沉睡”土地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2023-06-08 10:45:03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六月初,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龙池堡村的玉米种植基地,一块块耕地井井有条,一排排绿油油的玉米苗朝气勃勃。“已往,这一片地皮土质差、沙化大,每年种地也打不了几多粮,如遇天旱,连‘底垫钱’也收不返来。”村民王在正在地里查察玉米苗长势。 连年来,该村有效操作现有地皮资源,引进助农企业,成长特色财富。平整地皮、打机井、铺管道、安出水栓,“甜睡”多年的闲置旱地,酿成了规整有序的良田,往日落伍寂静的乡村,如此生...

  六月初,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龙池堡村的玉米种植基地,一块块耕地井井有条,一排排绿油油的玉米苗朝气勃勃。“已往,这一片地皮土质差、沙化大,每年种地也打不了几多粮,如遇天旱,连‘底垫钱’也收不返来。”村民王在正在地里查察玉米苗长势。

  连年来,该村有效操作现有地皮资源,引进助农企业,成长特色财富。平整地皮、打机井、铺管道、安出水栓,“甜睡”多年的闲置旱地,酿成了规整有序的良田,往日落伍寂静的乡村,如现在气勃勃、布满但愿。  

  龙池堡村位于天镇县马家皂乡南部,间隔乡当局地址地9公里,东、南、西与河北省阳原县交界,紧傍109国道,交通便利。该村水资源富厚,以种植业为主,已往,由于资源得不到有效开拓操作,村完工长一度滞后,80%的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地皮撂荒严重。

  龙池堡村支部委员王达金先容,该村共有耕地7350亩,村内一条南北大沟把耕地分为对象两半。沟东4000亩地,土质好又平坦,通过打井、修渠都酿成了水浇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村民。沟西3000多亩,由于都是坡梁地,土质差,沙化大,得不到开拓,十分贫瘠。

  近几年,该村在县乡党委当局的率领下,以农业一连增效、农夫一连增收为焦点,按照本村纯属农业村的特点,向地皮要产量、向资源要增量、向机制要保障,挖掘地皮资源,推进兴村富民步骤。

  2022年,龙池堡村在县农业农村局等部分辅佐下,对沟西“旱板地”举办改善,实现了“井、渠(管)、路、林、田”相配套。3500亩低产田,由已往的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酿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

  同时,针对村民外出多、劳动力少、改善后的地皮易于成长高尺度农田的实际。该村努力摸索集约化策划,采纳“党建+”成长订单式农业,引进了天安德源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糯玉米,开展科学化种植、集约化策划。

  受聘于玉米基地的村民张殿标正在维护滴水输送管道,“已往,这片地都是旱地,沙化严重,融易新媒体,产量很低,赶上好年景,亩均产量最多300多斤,收不了几个钱,村民们都不肯意种。撂荒舍不得,种地收成又低。”

  年头,龙池堡村按照“依法、自愿、地皮高效操作、村民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以每亩700元的租金,流转地皮3500亩,全村仅此一项收入245万元。

  村里一位83岁的老人本年流转了18亩地皮,收入12600元。“旱坡地酿成了水浇地,村里建起了‘相助社’,引进新项目,将地皮流转出去,办理了我大哥体弱,种不了田的苦恼,还增加了收入。”

  “下一步,我们村将继承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因地制宜谋成长,做活做强村子振兴大文章,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夫更富。”龙池堡村村委会主任王元军说。(完)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查出隐患3093项 山西193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完成自查

中新网太原6月6日电 (吴琼)记者6日从山西省应急打点厅获悉,停止5月底,全省193家危险化学品...

2 旱地变良田 塞北小城唤醒“沉睡”土地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六月初,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龙池堡村的玉米种植基地,一块块耕地井井有条,一排排绿...

3 中国科技馆启动2023年度“小小志愿者”招募及培训工作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6日发布消息说,作为中国科技馆品牌教育活动...

4 通讯: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包头6月6日电 题: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看着18万亩山林渐...

5 2023年安徽省高考准备就绪 64.7万人报名高考

中新网合肥6月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6日从安徽省测验院获悉,本年安徽全省高考共报名考生...

6 中国将迎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 北京多部分护航测验安详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中国高考将于6月7日开考,这是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

7 青海西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

中新网西宁6月6日电 (张海雯)2022年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6%,空气质量稳居西北省会城市...

8 上海基层统战干部“做一周村居干部” 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范宇斌 朱明敏)今年上海统战系统开展“机关建设年”工作,基层统战干部...

9 上海垃圾分类“新时尚”融入公众的“新日常”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陈静)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无人问津”到“人人参加”...

10 宁夏启动2023增殖放流工作 850万尾鱼类将流入黄河流域

中新网银川6月6日电 (李佩珊 王博)6月6日,在第九个全国“放鱼日”来临之际,宁夏2023年水生...

1 查出隐患3093项 山西193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完成自查

中新网太原6月6日电 (吴琼)记者6日从山西省应急打点厅获悉,停止5月底,全省193家危险化学品...

2 旱地变良田 塞北小城唤醒“沉睡”土地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六月初,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龙池堡村的玉米种植基地,一块块耕地井井有条,一排排绿...

3 中国科技馆启动2023年度“小小志愿者”招募及培训工作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6日发布消息说,作为中国科技馆品牌教育活动...

4 通讯: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包头6月6日电 题: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看着18万亩山林渐...

5 2023年安徽省高考准备就绪 64.7万人报名高考

中新网合肥6月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6日从安徽省测验院获悉,本年安徽全省高考共报名考生...

6 中国将迎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 北京多部分护航测验安详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中国高考将于6月7日开考,这是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

7 青海西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

中新网西宁6月6日电 (张海雯)2022年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6%,空气质量稳居西北省会城市...

8 上海基层统战干部“做一周村居干部” 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范宇斌 朱明敏)今年上海统战系统开展“机关建设年”工作,基层统战干部...

9 上海垃圾分类“新时尚”融入公众的“新日常”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陈静)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无人问津”到“人人参加”...

10 宁夏启动2023增殖放流工作 850万尾鱼类将流入黄河流域

中新网银川6月6日电 (李佩珊 王博)6月6日,在第九个全国“放鱼日”来临之际,宁夏2023年水生...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