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通讯: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通讯: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2023-06-08 10:41:01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中新网包头6月6日电 题: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看着18万亩山林渐次变绿,要保平这几天的心情非常美丽。 6月5日下午,当他站在自己守护的山林中接受内蒙古“推深做实林长制”媒体记者行采访时,内心涌现出强烈的自豪感,“山林变绿了,出去和别人提起家乡,有面子。” 今年47岁的要保平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下湿壕镇的一名基层护林员,他的家乡以秦长城遗址为外界所熟知。 图为绿意盎然的固阳县国有林场...

  中新网包头6月6日电 题: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看着18万亩山林渐次变绿,要保平这几天的心情非常美丽。

  6月5日下午,当他站在自己守护的山林中接受内蒙古“推深做实林长制”媒体记者行采访时,内心涌现出强烈的自豪感,“山林变绿了,出去和别人提起家乡,有面子。”

  今年47岁的要保平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下湿壕镇的一名基层护林员,他的家乡以秦长城遗址为外界所熟知。

图为绿意盎然的固阳县国有林场。 李爱平 摄

图为绿意盎然的固阳县国有林场。 李爱平 摄

  据史料记载,固阳县秦长城遗址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该段长城是秦大将蒙恬为抵御北方匈奴、东胡的侵扰,率军30万修筑而成。

  要保平回忆起他2010年第一次步入山林工作时的心情时,坦言“当初内心满是抱怨”。

  “根本穿不了新衣服,一天下来灰头土脸、浑身酸疼。”“几乎天天都要巡山,脚上的鞋隔几天就不能穿了。”

图为绿意盎然的固阳县国有林场。 李爱平 摄

图为绿意盎然的固阳县国有林场。 李爱平 摄

  随时都准备放弃这份工作的要保平,对这片山林产生感情是在2011年夏天。“整座山绿起来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和人聊起家乡的变化很自信。包头是国家森林城市,我们不能拖后腿啊。”

  虽然话语朴素,但要保平的信念却一天天坚定起来:“要干就干好,基层护林员也是在为一座城市做贡献啊。”

  与要保平一样坚守的还有固阳县国有林场场长秦岭。这位从业20余年的“老林业”告诉记者,他不仅是林场场长,还是五级林长制体系中的一名林长。

  公开资料显示,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中,融易新媒体,林长承担本责任区内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的主体责任,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草原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内蒙古共设林长30895人。

  固阳县国有林场共计6.8万亩,其中3000亩属于苗圃。秦岭认为,“由于大家对包头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这份荣誉的珍惜,现在乱砍滥伐的情形几乎没有了。”

  近年来,固阳县国有林场陆续迎来更年轻的面孔。

  郝嘉鑫是一名“95后”,2022年研究生毕业的她,不出意外地回到了家乡就职。

  她给出的理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森林培育专业,只有在林场中才能有用武之地。”

  不过,在回到家乡之初郝嘉鑫也经历了内心的挣扎,“这里并没有高楼,只有两排平房,条件比想象的简陋。”

  然而,几个月后郝嘉鑫便想通了,“这里正是自己大展宏图的好地方,我研究的林木菌根项目,未来可以为这片山林创造出更好的经济价值。”

  进入夏季以来,郝嘉鑫看着一片片树叶逐渐变绿,尤其是风吹过来形成的绿浪,“内心别提多高兴了”。

  她在日记本上写下心语:当一名“绿色使者”是最正确的选择。(完)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旱地变良田 塞北小城唤醒“沉睡”土地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六月初,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龙池堡村的玉米种植基地,一块块耕地井然有序,一排排绿...

2 中国科技馆启动2023年度“小小志愿者”招募及培训工作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6日发布消息说,作为中国科技馆品牌教育活动...

3 通讯: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包头6月6日电 题: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看着18万亩山林渐...

4 2023年安徽省高考准备就绪 64.7万人报名高考

中新网合肥6月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6日从安徽省测验院获悉,本年安徽全省高考共报名考生...

5 中国将迎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 北京多部分护航测验安详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中国高考将于6月7日开考,这是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

6 青海西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

中新网西宁6月6日电 (张海雯)2022年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6%,空气质量稳居西北省会城市...

7 上海基层统战干部“做一周村居干部” 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范宇斌 朱明敏)今年上海统战系统开展“机关建设年”工作,基层统战干部...

8 上海垃圾分类“新时尚”融入公众的“新日常”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陈静)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无人问津”到“人人参加”...

9 宁夏启动2023增殖放流工作 850万尾鱼类将流入黄河流域

中新网银川6月6日电 (李佩珊 王博)6月6日,在第九个全国“放鱼日”来临之际,宁夏2023年水生...

10 安徽:推进乡镇(街道)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

中新网合肥6月6日电 (彭继友 孙伟荣)克日,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关于推进乡镇(街道)决定...

1 旱地变良田 塞北小城唤醒“沉睡”土地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六月初,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龙池堡村的玉米种植基地,一块块耕地井然有序,一排排绿...

2 中国科技馆启动2023年度“小小志愿者”招募及培训工作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6日发布消息说,作为中国科技馆品牌教育活动...

3 通讯: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包头6月6日电 题:探访秦长城脚下的“绿色使者”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看着18万亩山林渐...

4 2023年安徽省高考准备就绪 64.7万人报名高考

中新网合肥6月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6日从安徽省测验院获悉,本年安徽全省高考共报名考生...

5 中国将迎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 北京多部分护航测验安详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中国高考将于6月7日开考,这是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

6 青海西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

中新网西宁6月6日电 (张海雯)2022年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6%,空气质量稳居西北省会城市...

7 上海基层统战干部“做一周村居干部” 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范宇斌 朱明敏)今年上海统战系统开展“机关建设年”工作,基层统战干部...

8 上海垃圾分类“新时尚”融入公众的“新日常”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陈静)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无人问津”到“人人参加”...

9 宁夏启动2023增殖放流工作 850万尾鱼类将流入黄河流域

中新网银川6月6日电 (李佩珊 王博)6月6日,在第九个全国“放鱼日”来临之际,宁夏2023年水生...

10 安徽:推进乡镇(街道)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

中新网合肥6月6日电 (彭继友 孙伟荣)克日,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关于推进乡镇(街道)决定...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