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暴增七倍 通威股份“简单粗暴”高速增长的真相(3)

  对比2015年1-4月期间,永祥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合肥通威关联交易的金额,可以发现:合肥通威的关联采购金额为永祥股份贡献了近40%的收入。

  对此,上市公司也曾提到,永祥股份所产的多晶硅预计将有50%左右销售给合肥通威。

  对关联交易的依赖如此之高,不禁让风云君对永祥股份业绩的高速增长画上了一个问号。

  但读完下文,你会发现,这背后的巧合都是有预谋的。

  2、做小伏低的通威新能源

  聊了这么多永祥股份,可能会有不耐烦的老铁质问:说了这么多,怎么半句都没提到通威新能源。

  别急,风云君可没忘,融易新媒体,只是收购当时,通威新能源尚未正常开展业务,所以它的出场要慢一些些。不过,彼时通威新能源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技术团队,并且具备开展正常生产经营的条件。

  至于为什么一直未开展业务,从后来的眼光来看,这更像是表面的说辞,实际更像是一次有计划的安排,而通威新能源便是其中一颗不可或缺的棋子。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3、超五倍溢价收购合肥通威

  抖了这么多包袱,风云君要在不放点实锤,怕是要被老铁们抛弃了。

  别着急,这第二次重大资产重组可全都是老铁们喜欢的剧情。

  2016年2月,上市公司终于完成了对永祥股份的收购。仅仅两个月之后的2016年4月,上市公司便又宣布了进入光伏产业的第二步:通威集团打算将旗下的另一个光伏子公司,也就是上文曾提到的合肥通威,以521.94%的增值率、49.84亿元的价格注入到上市公司之中。

  (1)合肥通威是有秘密的

  为了让风云君能够多卖弄卖弄学问,还是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合肥通威的具体情况。

  合肥通威的前身是合肥赛维,成立于2010年,后来因为.双反”调查导致经营陷入困难,持续亏损,甚至濒临破产。

  经过一些列辗转,2013年9月,通威集团通过拍卖,从社会化服务公司处取得了合肥通威的100%控制权,仅花费了8.70亿元。

  到2015年12月31日的资产评估基准日,合肥通威的净资产也只有8.01亿元,但为何却获得了超过五倍的溢价增值?

  并且,通过此种方式注入到上市公司,还不会产生任何商誉。

  这让风云君隐隐嗅到一种套路的味道。而接下来的事情,也再一次证明了风云君的猜测。

  合肥通威的主营产品为晶硅电池及其组件,拥有超过2GW的多晶硅电池产能以及350MW组件的生产能力。从产能也可以看出,合肥通威的产品更加侧重于晶硅电池。

  从整个光伏产业链来看,永祥股份的多晶硅处于晶硅电池的上游,这也是为什么合肥通威能够贡献辣么多的销售收入,这更让风云君觉得收购合肥通威的动机并不单纯。

  当然,合肥通威也不是空手来的。2015年,合肥通威完成技术改造,产品品质得到提升。但从公告来看,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引进并加以改造。为何之前没有想到引进呢?

  在风云君看来,说白了,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并不是很高,更核心的在于money够不够。

  据上市公司说,也正因为完成了生产线的技术改造,让合肥通威的产品在业内得到广泛的认可,业绩也由此有了大幅好转。

  (合肥通威财务数据)

  从2014-2015年的财务数据也可以看出来,合肥通威的经营业绩确实有了好转。

  技术改造成功后,除了推动业绩增长,那还有其他.协同效应”吗?

  当然,上文曾说到,从2015年开始,永祥股份将近40%的收入都是合肥通威贡献的。而在2014年,关联交易的占比并没有这么高,2013年更是没有任何关联交易。

 文章标题:利润暴增七倍 通威股份“简单粗暴”高速增长的真相(3),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spt/11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