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陪拍成年轻人新宠:始于受众心理,长于服务规范

陪拍成年轻人新宠:始于受众心理,长于服务规范

2024-03-14 00:32:55来源:红网

文章导读
包妆造、包修图、包景点介绍、包路线规划,这样“全包”的陪拍服务,您会选择吗?近日,一女生26岁裸辞做陪拍月入3万的新闻闯入网民视野,再度激起了人们对于“陪拍行业”的讨论。(3月9日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 何为“陪拍”?其实就是摄影师与顾客约定好拍摄的时间、地点,并提供相应的妆造、修图等服务。根据服务项目的不同,摄影师经验的多少,摄影设备的优劣,陪拍的价格从一个小时十几元到百来元不等。 陪拍服务蒸蒸日上...

  包妆造、包修图、包景点介绍、包路线规划,这样“全包”的陪拍服务,您会选择吗?近日,一女生26岁裸辞做陪拍月入3万的新闻闯入网民视野,再度激起了人们对于“陪拍行业”的讨论。(3月9日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

  何为“陪拍”?其实就是摄影师与顾客约定好拍摄的时间、地点,并提供相应的妆造、修图等服务。根据服务项目的不同,摄影师经验的多少,摄影设备的优劣,陪拍的价格从一个小时十几元到百来元不等。

  陪拍服务蒸蒸日上,究其原因还是它正中年轻人的下怀。社交媒体是现在很多人生活的延伸,打开手机APP,俊男靓女不计其数,那充满冲击感的构图,大方得体的妆造,契合个人特色的拍摄角度……一张又一张照片,让用户将对于自己美的想象投射其中。而“陪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着社交媒体的东风扶摇直上。对于Z世代的年轻人们来说,充满活力、追求个性是他们的群体标签,陪拍服务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特点,也给予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上传高质量照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的“社交货币”。

  除此之外,陪拍的火爆也是孤独经济的体现。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996的高强度工作压力、点到即止的弱社交,让许多年轻人心中的孤独感不断滋生。陪拍服务重点在“陪”——有一个人能与自己相伴走遍大街小巷;有一个人能在拍照时通过不停的“夸夸彩虹屁”让自己重拾自信;有一个人可以真的倾听并尊重自己的需求……这个人可以是任何身份,任何行业,只不过他在陪拍服务当中,具象为了摄影师这样的存在。

  与此同时,陪拍服务中的摄影师不仅仅局限于“摄影师”的身份,它还是当地风俗文化的传播者,搭建起了顾客与这座城市的桥梁。当我们回看陪拍服务会发现,选择陪拍的顾客有很多都是外来游客。这些时间紧,钱包紧的年轻人们既然来到了另一座城市,当然希望能够深入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感受它的独特魅力。而此时的摄影师便成为了顾客与这座城市之间的纽带,融易新媒体消息,借由摄影师之口,在摄影师的引导之下,城市风貌尽显眼前,让顾客作为游客的体验感更上一个台阶。

  陪拍行业因为立足于受众心理而蓬勃发展仅仅是一个起点,想要长久立足,还需服务规范。行业内大多以口头协议为主,但约束力的不足则有可能埋下隐患。迟到、跑单如何应对?客户可能隐私泄露的风险如何规避?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证明摄影师不是别有用心?面对缺乏行业立法规范的现状,仅仅依靠摄影师或顾客的“君子协定”远远不够,需要平台担起责任提供相应的保障,也需要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推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多方协力,久久为功,净化陪拍行业,让陪拍行业风清气正。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政府投资要“四两拨千斤”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而政府投资具...

2 陪拍成年轻人新宠:始于受众心理,长于服务规范

包妆造、包修图、包景点介绍、包路线规划,这样“全包”的陪拍服务,您会选择吗?近日,...

3 鸟山明逝世引发思考:深刻思想内核是文艺作品的灵魂

日本知名漫画家鸟山明因病于3月1日去世,终年68岁。据报道,鸟山明著有经典漫画作品《七龙...

4 “第二十条”遭唤醒,愿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个人

今年春节,我国刑法第二十条有关正当防卫的规定因为电影《第二十条》而引发热议,不少观...

5 县城消费升级: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

“以为是城里人回村,却没发现是乡下人进城”。近日“我的县城发小,吃肯德基都不看星期...

6 窝囊废文学:是躺平摆烂还是宣泄?

“惹到我,你算是踢到棉花啦”“你攻击我没有任何意义,我毫无还手之力”“你是不是给我...

7 城市更新的落脚点是烟火人家

“加装电梯,统一居民的意见不容易;增加停车位,找到合适的地方也不容易。很多问题都是...

8 应当允许科研人员在“捡贝壳”的时候,捡到“石头”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科研?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

9 经济日报社论:团结一心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热烈祝贺全

2024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共商改革发展稳...

10 中经评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以龙腾虎跃、...

1 政府投资要“四两拨千斤”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而政府投资具...

2 陪拍成年轻人新宠:始于受众心理,长于服务规范

包妆造、包修图、包景点介绍、包路线规划,这样“全包”的陪拍服务,您会选择吗?近日,...

3 鸟山明逝世引发思考:深刻思想内核是文艺作品的灵魂

日本知名漫画家鸟山明因病于3月1日去世,终年68岁。据报道,鸟山明著有经典漫画作品《七龙...

4 “第二十条”遭唤醒,愿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个人

今年春节,我国刑法第二十条有关正当防卫的规定因为电影《第二十条》而引发热议,不少观...

5 县城消费升级: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

“以为是城里人回村,却没发现是乡下人进城”。近日“我的县城发小,吃肯德基都不看星期...

6 窝囊废文学:是躺平摆烂还是宣泄?

“惹到我,你算是踢到棉花啦”“你攻击我没有任何意义,我毫无还手之力”“你是不是给我...

7 城市更新的落脚点是烟火人家

“加装电梯,统一居民的意见不容易;增加停车位,找到合适的地方也不容易。很多问题都是...

8 应当允许科研人员在“捡贝壳”的时候,捡到“石头”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科研?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

9 经济日报社论:团结一心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热烈祝贺全

2024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共商改革发展稳...

10 中经评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以龙腾虎跃、...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