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去中国化”就是去机遇去发展

“去中国化”就是去机遇去发展

2023-05-18 12:40:01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近日,欧洲一些政客声称,欧洲应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在对华合作中“去风险”。有关提法无视中欧合作给双方带来的长期稳定共同利益,极为短视。如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必将对欧洲自身利益造成明显损害。 国际形势越动荡,全球挑战越突出,中欧关系的世界意义就越凸显。近来,一些不当涉华言论不时在欧洲出现,对欧洲的对华政策造成干扰,成为中欧深化合作的障碍。一方面表态...

  近日,欧洲一些政客声称,欧洲应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在对华合作中“去风险”。有关提法无视中欧合作给双方带来的长期稳定共同利益,极为短视。如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必将对欧洲自身利益造成明显损害。

  国际形势越动荡,全球挑战越突出,中欧关系的世界意义就越凸显。近来,一些不当涉华言论不时在欧洲出现,对欧洲的对华政策造成干扰,成为中欧深化合作的障碍。一方面表态不搞对华脱钩,一方面又有政客声称要在对华合作中“去风险”,融易新媒体,出现这样矛盾的认知,原因来自多方面。欧洲各界特别是众多商界人士与中国往来频繁,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相对准确,对华态度也积极务实。但同时,一些消极因素也在不断干扰欧洲。个别国家的反华政客持续鼓吹“中国威胁论”,操弄反华议题,并对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进行误导甚至施压。在此影响下,欧洲有人产生了错误的对华认知。欧洲要与中国互惠共赢,需要秉持正确认知,加强协调合作。

  中国是欧洲的机遇而非风险。一直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守和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是人类和平与发展进程的积极推动力量,包括欧洲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受益于此。数十年来,中欧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互惠互利的合作,尤其是在经贸领域。2022年,中欧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8473亿美元。双向投资也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底,双向投资存量超2300亿美元。以任何名义推行“去中国化”,都将让欧洲蒙受不小损失。以德国为例,奥地利某智库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对华脱钩,德国一年GDP将下降2%。欧洲商界对此有清醒的认识。2022年,欧洲对华投资121亿美元,大幅增长70%。德国工商总会外贸主管沃尔克·特莱尔表示,如果与中国脱钩,德国计划中的能源转型等战略都难以取得进展。

  事实上,欧洲面临的真正风险是自身战略利益被他国胁迫。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发起“新冷战”,不断破坏国际规则,煽动意识形态对立,鼓吹“脱钩断链”,并试图胁迫欧洲,将欧洲绑上阵营对抗的战车。这样的做法将把国际社会推向分裂和危机。这才是欧洲以及世界各国需要重视的、真正的风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言)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为何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

5月10日,能效解决方案供应商丹佛斯宣布启用其位于天津武清的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该中...

2 “去中国化”就是去机遇去发展

近日,欧洲一些政客声称,欧洲应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在对华合作中“去风险”。有关提法无...

3 统筹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4 中经评论:家政维修套路多 怎样才能不“踩坑”?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类型家政维修市场是民生之需,也是经济成长之需。...

5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能闭门造车

克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集会会议强调,加速建树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

6 西湖4.5平小商亭租金284万,景区别“捡了芝麻丢西瓜”

5月14日,西湖一处4.5平方米商亭的租赁权被拍卖,一年的租金达到284万,折合下来日租金7780元...

7 谨防老年低价旅游套路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十四五”末,我国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万亿元。然...

8 购物节不应止于“买买买”

上海第四届“五五购物节”近日启动。作为2020年上海首创的全国首个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

9 启动金融市场开放新引擎

5月15日,内陆与香港利率交流市场互联互通相助正式上线运行。作为全球首个衍生品市场的互...

10 中经评论:“跑腿经济”,要跑出“加速度”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跑腿经济”的蓬勃兴起,不是个人的发明创造...

1 为何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

5月10日,能效解决方案供应商丹佛斯宣布启用其位于天津武清的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该中...

2 “去中国化”就是去机遇去发展

近日,欧洲一些政客声称,欧洲应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在对华合作中“去风险”。有关提法无...

3 统筹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4 中经评论:家政维修套路多 怎样才能不“踩坑”?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类型家政维修市场是民生之需,也是经济成长之需。...

5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能闭门造车

克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集会会议强调,加速建树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

6 西湖4.5平小商亭租金284万,景区别“捡了芝麻丢西瓜”

5月14日,西湖一处4.5平方米商亭的租赁权被拍卖,一年的租金达到284万,折合下来日租金7780元...

7 谨防老年低价旅游套路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十四五”末,我国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万亿元。然...

8 购物节不应止于“买买买”

上海第四届“五五购物节”近日启动。作为2020年上海首创的全国首个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

9 启动金融市场开放新引擎

5月15日,内陆与香港利率交流市场互联互通相助正式上线运行。作为全球首个衍生品市场的互...

10 中经评论:“跑腿经济”,要跑出“加速度”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跑腿经济”的蓬勃兴起,不是个人的发明创造...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