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从根源上清理打击假央企

从根源上清理打击假央企

2023-05-11 16:35:02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假冒国企、央企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环境,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要根除假央企生存土壤,需要着力破解国企和民企在经营、融资等方面的差异化待遇问题。确保各类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近日,国资委公示了第三批共295家假冒中央企业的名单,假冒国字号招牌的“李鬼”被曝光。公示称,近期,部分中央企业对外公告了一批假冒国企名单,明确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

  假冒国企、央企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环境,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要根除假央企生存土壤,需要着力破解国企和民企在经营、融资等方面的差异化待遇问题。确保各类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近日,国资委公示了第三批共295家假冒中央企业的名单,假冒国字号招牌的“李鬼”被曝光。公示称,近期,部分中央企业对外公告了一批假冒国企名单,明确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其实,融易新媒体,国资委已多次出手打假,于2021年和2022年先后公布了两批假冒国企名单,共计528家,但假央企问题仍然存在。

  “李鬼”之所以存在,归根结底在于央企背后的信誉和资源优势,在日常经营活动或融资活动中会受到市场更多青睐。不法分子通过挂靠、伪造工商资料等手段,披上央企或其下属子公司的外衣,就能迅速获得政策、融资方面的便利以及更多的资源,进而获取更大收益。

  假冒国企、央企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环境,更触碰了法律红线,打假势在必行。这是一项持续、系统的工程,需要国资系统、市场监管和公安执法等部门联手打出“组合拳”。比如,建立常态化联动处理机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清理存量、阻击新增。对国企、央企来说,如果发现市场中有企业假冒自己的名号进行商业活动,应及时举报;广大投资者、合作者应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不要迷信“央企光环”,可查询国资委网站进行核实,避免造成损失;相关部门也应呼吁经营主体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

  然而,根除假央企并不容易,存在发现难、锁定主体难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比如,伪造材料是“李鬼”们主要造假手段之一。工商资料登记、变更时,工作人员若对企业提交的资料未进行严格审查,就容易让其钻空子;若“李鬼”们再在公司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注册地等方面采用具有迷惑性的套路,外界就更难发现其中的蹊跷。

  要从根源上清除假央企的生存土壤,需要着力破解国企和民企在经营、融资等方面的差异化待遇问题。深化改革,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确保各类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超过一半投向了民营企业。近期,多地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以立法形式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一视同仁对待各类经营主体,也将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经营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梁瑜 中国经济网供稿)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文旅企业经营要突出特色

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7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0多亿元。伴随文旅市场的强势复...

2 从根源上清理打击假央企

假冒国企、央企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环境,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要根除假央企生存土壤,需要着...

3 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

当前我国预制菜发展驶入快车道,但也面临不少挑战。一是发展良莠不齐。当前,超五成的预...

4 为“无事不扰企业”点赞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推出《张家口市“企业宁静日”制度(暂行)》,对进一步规范涉企部...

5 财报“补丁”须清除

A股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披露已落下帷幕,有些上市公司却忙着给财报打“补丁”。据笔者...

6 中经评论:遏制耕地“非农化”须用硬措施

近期,媒体报道了个别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质量问题,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

7 稳就业须臾不可放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万家灯火。在经济转暖、政策托举共同作用...

8 中经评论:发展夜经济得下大功夫

今年,北京、上海、深圳、云南等地均表态将允许摆摊经营,有的地区还喊出了要打造“24小时...

9 AI技术带动搜索引擎升级融合

谷歌与微软在人工智能(AI)赛道上的新一轮竞争愈演愈烈。继今年2月份发布AI技术加持的新版...

10 非洲数字经济孕育独角兽企业

截至2023年2月,非洲大陆共有7家独角兽企业。虽然非洲独角兽企业数量远比不上其他大陆,但...

1 文旅企业经营要突出特色

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7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0多亿元。伴随文旅市场的强势复...

2 从根源上清理打击假央企

假冒国企、央企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环境,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要根除假央企生存土壤,需要着...

3 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

当前我国预制菜发展驶入快车道,但也面临不少挑战。一是发展良莠不齐。当前,超五成的预...

4 为“无事不扰企业”点赞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推出《张家口市“企业宁静日”制度(暂行)》,对进一步规范涉企部...

5 财报“补丁”须清除

A股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披露已落下帷幕,有些上市公司却忙着给财报打“补丁”。据笔者...

6 中经评论:遏制耕地“非农化”须用硬措施

近期,媒体报道了个别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质量问题,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

7 稳就业须臾不可放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万家灯火。在经济转暖、政策托举共同作用...

8 中经评论:发展夜经济得下大功夫

今年,北京、上海、深圳、云南等地均表态将允许摆摊经营,有的地区还喊出了要打造“24小时...

9 AI技术带动搜索引擎升级融合

谷歌与微软在人工智能(AI)赛道上的新一轮竞争愈演愈烈。继今年2月份发布AI技术加持的新版...

10 非洲数字经济孕育独角兽企业

截至2023年2月,非洲大陆共有7家独角兽企业。虽然非洲独角兽企业数量远比不上其他大陆,但...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