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中经评论:植物工场走出国门的启示

中经评论:植物工场走出国门的启示

2022-12-24 17:51:02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卡塔尔世界杯比赛刚刚落幕。欣赏和回味比赛之余,细心的人们还注意到一条赛事之外的新闻。据报道,两位中国年轻人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智能LED植物工厂技术,在卡塔尔生产的30多种蔬菜很是畅销,走上多支参赛球队的餐桌。 在植物工厂里,蔬菜的头顶没有太阳、脚下没有土壤,取而代之的是LED灯和营养液。植物工厂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使农业从资源束缚中解脱出来。叶菜一年可收获10多茬,产量是露地的几十倍,极大提升...

  卡塔尔世界杯比赛刚刚落幕。欣赏和回味比赛之余,细心的人们还注意到一条赛事之外的新闻。据报道,两位中国年轻人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智能LED植物工厂技术,在卡塔尔生产的30多种蔬菜很是畅销,走上多支参赛球队的餐桌。

  在植物工厂里,蔬菜的头顶没有太阳、脚下没有土壤,取而代之的是LED灯和营养液。植物工厂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使农业从资源束缚中解脱出来。叶菜一年可收获10多茬,产量是露地的几十倍,极大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无土栽培,多层立体种植,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投入品可控且标准化,产品更符合绿色生态要求。卡塔尔属热带沙漠气候,很多蔬果需要进口。可以说,在当地种菜颇为不易,植物工厂受欢迎也实属必然。

  对我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大国来说,发展植物工厂意义更是重大。作为高端设施农业的一种,植物工厂不仅利于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创新蔬菜产业链供应链,还可以试验示范诸多农业前沿技术,实现现代农业和工信业融合。目前,中国已掌握了植物工厂的五大核心技术,成为少数几个完全掌握植物工厂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其中,LED人工光源技术更是核心技术的核心,在这方面中国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发展植物工厂,既顺应农业强国建设的要求,也符合科技自立自强的内涵,既体现农业发展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又彰显打破常规的后发优势和赶超态势。具体看,有三方面启示值得总结。

  启示之一是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农业竞争合作格局日趋复杂。我国农业科技形成了少量领跑、多数并跑和跟跑的格局。当前,部分前沿领域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不足,重要种源、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关键领域自主可控能力不强。核心种源和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加快科技创新,多出突破性成果。植物工厂并非中国首创,但中国却堪称技术集大成者。这离不开尊重科研规律和农业特点,久久为功,长期积累,也离不开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统筹资源力量,集成创新合力。

  启示之二是正确对待农业“火花”技术。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涌现出多年生稻、耐盐碱大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众多创新“火花”。这些技术吸引着公众眼球,让人期盼产业的颠覆性变革,但同时,实验室成果短期难快速落地,也难免让人心怀观望情绪。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待新生事物,考验着地方发展的眼光。植物工厂就是早年的“火花”技术,发展正是得益于鼓励和尊重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要建立农业“火花”技术捕捉、评价、培育、监测机制,重点支持可行性强、带动力大的“火花”技术,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启示之三是创新链应与产业链融合。长期以来,农业科技与产业“两张皮”,成果转化率不高。其实,植物工厂发展初期也面临诸多瓶颈,尤其是建设成本高、运行能耗大以及如何优质优价。算好成本效益账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关键。近年来,中国成为植物工厂产业化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生产起点,很多工商资本跨界进入;在消费终端,产品走入餐馆和家庭。链条两端的新动态恰恰号对了农业的“脉”,就是以技术为先导,把现代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引入农业,再倒逼技术熟化和迭代,实现更多“从1到N”的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融易新媒体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自主可控须破解三个痛点

我国是缺水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即便是在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制约着经...

2 中经评论:植物工场走出国门的启示

卡塔尔世界杯比赛刚刚落幕。欣赏和回味比赛之余,细心的人们还注意到一条赛事之外的新闻...

3 中经评论:欧美顶着经济衰退压力继续加息

上周,欧美各大央行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势头,继续顶着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

4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以更...

5 中经评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机遇之门"越开越大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对很多外资企业而言,是不想错过中国大市场机...

6 李广乾:如何理解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

7 抓住能源合作治理新机遇

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提出,中方愿同阿方开展能源科技研发合作,加强能源...

8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固牢夯实经济恢复基础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要在坚定信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好中央经济工...

9 【理响中国】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经济成长的逻辑主线无比...

10 中经评论:挖掘消费潜力 坚定扩大内需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

1 自主可控须破解三个痛点

我国是缺水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即便是在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制约着经...

2 中经评论:植物工场走出国门的启示

卡塔尔世界杯比赛刚刚落幕。欣赏和回味比赛之余,细心的人们还注意到一条赛事之外的新闻...

3 中经评论:欧美顶着经济衰退压力继续加息

上周,欧美各大央行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势头,继续顶着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

4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以更...

5 中经评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机遇之门"越开越大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对很多外资企业而言,是不想错过中国大市场机...

6 李广乾:如何理解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

7 抓住能源合作治理新机遇

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提出,中方愿同阿方开展能源科技研发合作,加强能源...

8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固牢夯实经济恢复基础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要在坚定信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好中央经济工...

9 【理响中国】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经济成长的逻辑主线无比...

10 中经评论:挖掘消费潜力 坚定扩大内需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