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中经评论:欧美顶着经济衰退压力继续加息

中经评论:欧美顶着经济衰退压力继续加息

2022-12-24 17:49:02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上周,欧美各大央行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势头,继续顶着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先后宣布加息。 12月15日,美联储在结束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调至4.25%—4.50%,达到2007年12月以来的最高值。这次会议之后,美联储与市场对明年政策走向的看法分歧加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称,现在适当的做法是放慢加息步伐,“在对通胀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不过,美国市场对经济...

  上周,融易新媒体,欧美各大央行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势头,继续顶着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先后宣布加息。

  12月15日,美联储在结束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调至4.25%—4.50%,达到2007年12月以来的最高值。这次会议之后,美联储与市场对明年政策走向的看法分歧加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称,现在适当的做法是放慢加息步伐,“在对通胀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不过,美国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却在增加。15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收盘时均大幅下跌。

  除了美联储的强硬立场,部分经济数据超预期下滑是打击市场信心的重要原因。12月15日,美国商务部初步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食品和零售行业销售金额为6894亿美元,环比下降0.6%,而市场预期为环比下降0.2%。12月16日,12月Markit美国PMI数据显示,当月服务业PMI初值、综合PMI初值、制造业PMI初值均出现较大幅度萎缩,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不过有分析指出,虽然美联储表现强硬,但其在危机来临时的转向往往也非常迅速,其政策走向并不如表态那般笃定,仍需观察。

  与美国相比,欧洲的加息步调未变。12月15日,英格兰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3%上调至3.5%,这也是其去年12月以来的连续第九次加息。当天,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并承诺继续大幅加息,同时公布量化紧缩计划,紧缩立场表现得尤其坚决。

  欧洲坚持紧缩立场,甚至有进一步收紧的倾向事出有因。

  一方面,无论是英国还是欧元区,在多次加息之后通胀水平依然居高不下。欧元区和英国的11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均较10月略有下降,但都仍保持在两位数水平。特别是能源价格的暴涨,迫使许多欧洲家庭削减在其他商品上的支出。

  另一方面,近期欧洲经济衰退的趋势略有缓和。如欧洲央行11月底测算,2022年三季度欧元区经济比上一季度微增0.2%。这较此前欧洲央行调查报告预测“三季度和四季度欧元区经济将陷入衰退”的结论有所缓和。尽管衰退阴翳未去,但是给欧洲央行政策调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此时的进一步收紧也是在把握难得的窗口期。

  不过,随着利率攀升,更加棘手的风险也在增加。由于乌克兰危机导致欧洲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引发一系列问题。德、法等欧洲多国不得不再度推出大规模经济救助计划。据欧盟委员会预测,在2022年至2023年之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超过《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成员国数量,将从10个增加到12个。今年以来,欧洲债市已经出现了数轮抛售潮,欧洲债市国债收益率快速飙升。在既有高负债之上,叠加欧洲央行越来越明显的激进加息,发生新一轮欧洲债务危机的风险或将迅速放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俊)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中经评论:植物工场走出国门的启示

卡塔尔世界杯比赛刚刚落幕。欣赏和回味比赛之余,细心的人们还注意到一条赛事之外的新闻...

2 中经评论:欧美顶着经济衰退压力继续加息

上周,欧美各大央行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势头,继续顶着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

3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以更...

4 中经评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机遇之门"越开越大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对很多外资企业而言,是不想错过中国大市场机...

5 李广乾:如何理解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

6 抓住能源合作治理新机遇

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提出,中方愿同阿方开展能源科技研发合作,加强能源...

7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固牢夯实经济恢复基础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要在坚定信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好中央经济工...

8 【理响中国】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经济成长的逻辑主线无比...

9 中经评论:挖掘消费潜力 坚定扩大内需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

10 药品拆零销售,能否从“应急”到“常态”?

新闻配景: 当前阶段,在部门地域,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品“一盒难求”,产能亟...

1 中经评论:植物工场走出国门的启示

卡塔尔世界杯比赛刚刚落幕。欣赏和回味比赛之余,细心的人们还注意到一条赛事之外的新闻...

2 中经评论:欧美顶着经济衰退压力继续加息

上周,欧美各大央行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势头,继续顶着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

3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以更...

4 中经评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机遇之门"越开越大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对很多外资企业而言,是不想错过中国大市场机...

5 李广乾:如何理解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

6 抓住能源合作治理新机遇

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提出,中方愿同阿方开展能源科技研发合作,加强能源...

7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固牢夯实经济恢复基础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要在坚定信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好中央经济工...

8 【理响中国】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经济成长的逻辑主线无比...

9 中经评论:挖掘消费潜力 坚定扩大内需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

10 药品拆零销售,能否从“应急”到“常态”?

新闻配景: 当前阶段,在部门地域,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品“一盒难求”,产能亟...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