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创投十年 硬科技“独角兽捕手”是怎么炼成的

  TCL集团深圳总部来了一群西装革履的人。

  这天是3月23日,第一批科创板受理名单公布之后的第二天。这些人不是员工,也不是合作客户。他们中有券商分析师以及私募基金投资人。他们是资本市场的机会发掘者。

  这些着装讲究的投资人好奇的是TCL的投资板块——TCL创投。

  在科创板第一批申请的9家名单中,有2家为TCL投资的公司,分别为利元亨和晶晨半导体。而接下来,还将有5~6家TCL创投的被投项目准备申请科创板。相比于TCL在芯片半导体以及电视领域的知名度,TCL创投虽然已经成立10年,但在创投圈的知名度并不高。

  目前TCL创投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投资了106个项目,退出项目46个。在宁德时代、寒武纪、商汤科技、敦泰科技、万华化学等项目后都有TCL创投的身影。

  不过现在至少在投资圈,没有人愿意忽视这家背靠TCL集团的投资机构了。在科创板的东风下,TCL创投或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一场“豪赌”

  TCL集团目前已经拥有4家上市公司,主板市值为509.11亿元。2018年底,TCL集团刚刚经历了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后TCL集团内部主要三个板块为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新兴业务群、产业金融和投资创投业务。

  TCL创投的成立有些机缘巧合。

  2009年,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出于业务需要被转让给了另一家公司,集团在无锡的工厂也关闭了。为了挽留TCL集团,无锡市政府希望和TCL组建一只创投基金。TCL集团第一只创投基金由此成立,规模为1.67亿元。

  TCL创投总裁童雪松称,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当时认为TCL集团之后的发展需要一些创新的东西,而TCL创投正好可以打开一扇窗,从外面带来一些前沿信息。这是成立TCL创投的初衷。

  TCL创投最初的四人全部来自于当时TCL战略发展部。袁冰(TCL创投董事长)、童雪松(TCL创投总裁)、马华(TCL创投副总裁)曾经操刀过TCL与法国Thomson集团全球彩电业务的重组,同时也是TCL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重要推手。这样一群做过超过数十亿元并购的人对创投业务并不陌生,不过对待交易都会非常谨慎。

  最开始童雪松会专门问李东生关于项目的意见,但后者都没有提出具体要求。两个项目之后,童雪松也不再去问他了。这种“放任自由”的做法让TCL创投在投资上有更大的灵活度和空间。

李东生 

  TCL创投的第一只基金投资了6个项目,包括通源石油(300164)、百视通(600637)、麦格米特(002851)等项目,内部投资收益率高达40%以上。

  但童雪松反思称,当初在投资上或许应该更为大胆一些。2009年创业板开闸,随之而来的是Pre-IPO红利,很多VC、PE机构借这波红利捞了不少金。

  袁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做产业出身,一时间还很难适应投资回收期的特点,因此在成立第一年,TCL创投主要投资Pre-IPO项目,经过几个项目退出后才开始关注成长期和早期投资。

  等到2010年,TCL创投进行了一场“豪赌”,诞生了TCL创投目前已退出项目中,内部收益率最高的项目。

  马华主要关注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他回忆称,2010年,TCL创投接触到敦泰科技,当时,该公司已经成立4年,主要生产电视机的驱动芯片,净利润和现金流一直为负。不过TCL创投最终决定出手。“我们投资它时,是它业绩最不好、最缺钱的时候,而且那一轮估值比上一轮基本打了对折。”马华称,“我们愿意赌一下。”

  投资后的第二年,恰逢苹果推出的iPhone 4手机在国内开始风靡,国内手机厂商也认为这是大势所趋,迅速跟进。当时敦泰科技是亚洲最早量产触摸屏芯片的厂商,因此产品供不应求,一度占领了国内75%的市场份额。

  随着需求爆发,敦泰科技的业绩也有了起色,当年就实现了净利润1400多万美元,第二年利润规模更是达到近2亿人民币。

  投资三年后,敦泰科技在台湾上市,TCL创投也实现了十倍以上的投资回报。

  对于敦泰科技的投资,马华认为也同样体现了TCL创投的稳健。“敦泰科技当时估值便宜,TCL创投只投资了174万美元。另一方面,敦泰科技虽然当时状况不好,但是如果往前看,触摸屏在国内一定是趋势。公司创始人是半导体行业的鼻祖,团队很厉害,在半导体行业,一个好的领导人更容易成功。”马华说。

 文章标题:TCL创投十年 硬科技“独角兽捕手”是怎么炼成的,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