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员工不甘沉默。
2014年,31岁的张一鸣正意气风发地迎来他的“黄金时代”。那次与国内新锐企业一起游历硅谷之旅,为字节跳动带回了OKR和中台等先进理念,知名华裔企业家杨致远的一番话,更是为今天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伏笔。
在杨致远的私人招待酒会上,他鼓励大家全球化,并认为中国产品进军海外市场完全不成问题。演讲中的一句话很关键:“产品在海外推广的时候,未必要强调这是来自中国公司的产品,只要你的产品足够优秀,用户也不会有抵触的情绪。”
只不过,当时今日头条规模还比较小,两年后张一鸣先是实现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将今日头条总部搬到了知春路的中航广场。这座北京层间挑高第一的大厦,进门就摆放着一架歼-10战斗机模型,每天头条人上班进电梯,都会在这架国产战斗机左右两边路过,不知是否会瞬间感受到“战斗力”满满。
2018年,张一鸣将中航广场楼外的“今日头条”Logo,换成了“字节跳动”,其个人身份也从“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变成了“字节跳动CEO”。两年后,他将字节跳动做成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头牌”。
2020年,TikTok的全球月度活跃用户数已高达8亿。达到这一数量级,TikTok用了三年,而YouTube花了六年,Instagram花了七年,Facebook则花了十二年。外加Topbuzz和Lark等产品,字节跳动海外的用户已经遍布北美、欧洲和亚洲等180个国家和地区,似乎没什么能让这家高速列车停下来。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突然发难,叫停了这辆高速行进中的列车。2020年8月1日,TikTok在美业务将被出售的消息传出,而两年前的这一天,Musical.ly正式改名TikTok。整整2年,TikTok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边是舆论压力,代表公众的情绪,一边是股东利益,代表增长的迫切需求,手握10亿用户的TikTok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舆论博弈
一个主题为#Save TikTok#的抗议活动正在TikTok上发酵。
它的发起者Michael Le是一名在TikTok有3570W+粉丝的美国用户。8月3日,在更新主题为“My last TikTok”的视频后,Michael Le一步步引导粉丝迁移至Instagram和YouTube。他不想失去自己的粉丝。
“TikTok改变了我的生活,给了我房子,我的事业,给了我机会支持我的家庭,发出我自己的声音,可以鼓舞别人,改变别人的生活。“Michael Le说。
他试图从平台内部发起倡议,因此率先在TikTok发起了一个主题为#Save TikTok#的抗议活动,这一下子引起了用户的共鸣,越来越多用户参与进来。目前为止,这个话题视频浏览量已超过8.5亿。
也有“TikToker”(内容创作者、意见领袖)不认为粉丝迁移的举措会行之有效。拥有36.4万粉丝的Max Beaumon在接受彭博采访时提到,Tiktok已经成为深陷孤独的年轻一代逃离地,尤其是那些真正需要它的人,“即便你在TikTok上拥有大量的粉丝,他们也未必会跟随转移到Youtube或者Instagram上去。”
此刻距离TikTok在美业务或将出售的消息刚刚过去2天。一家公司博弈美国政府,如同大卫对抗歌利亚巨人一样,会得到很多的同情和关注,但到了字节跳动这里,情况变得微妙。
在知乎上,有用户提出了一个颇具挑逗性的问题:如何发起一场“出售TikTok之日,卸载抖音头条之时”运动?这个问题下面,不少用户留言:已经卸载字节跳动所有软件、已经卸载,并要求家人卸载(后该话题被删除)。而微博上的抨击言论,也迫使张一鸣将微博动态设置成了半年可见。
员工替张一鸣委屈,有人在半夜被微博评论气哭,有人替他和人吵架怼到手酸。不少员工告诉Tech星球,因为工作太忙,自己平时很少刷头条圈,但看到外面的舆论滔天,忍不住跑去看了看。
“大家对外界的一些声音比较无语,尤其是社交媒体上的无脑喷,他们对整个事情的过程基本不太了解。”一位字节员工向Tech星球吐槽道。
在舆论看来,字节跳动没有让大家看到它抗争的一面,这是他们选择批评的理由。
8月2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公开表示,“这是一场胆小鬼游戏,你敢不敢相撞,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如果没有这样的勇气,任何第三方的力量(政府等)如果介入都需要反应时间,在这个措施最终生效之前,你只能靠自己。”
沈逸表示,从抖音的应对策略来看,它在被迫卖掉之前有几种选择:
第一,时间点有选择余地,他可以选择在美国政府下最后判决之前/之后做出回应;
文章标题:【风暴中的字节跳动】,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digi/14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