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内新闻:雷军:上市的企业是极少数的,把公司卖掉,也是创业者很好的选择(3)

最重要的是,合并能够提高效率,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减少恶性的竞争,使市场秩序得以优化。如果这股风潮起来,对大众创业还有帮助。能够真正上市的企业数量是极少数的,做到一个差不多的规模,把公司卖掉,其实也是创业者很好的选择。并购产生的频率越高,创业者退出的通道越多,投资者的热情越高,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原来只有一条路就是上市,上不了市就是失败,这对创业市场来说是非常残酷的。


胡舒立:如果最后都变成BAT,会不会使得竞争变为零,或者寡头竞争局面?我有点担忧这个问题。


雷军: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讲。


第一,中国互联网会不会出现寡头经济。我觉得今天至少有BAT三家,三家竞争出现绝对寡头的可能性不大。我倒不觉得寡头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强化对不公平竞争的管控,维持市场的秩序。公司大不是错,错在利用大来进行不公平的竞争,这才是需要管控的对象。所以,大家对寡头的担心不要担心他大,要担心的是不公平竞争遏制整个社会的创新,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第二,移动互联网还只是第一个阶段。原来只有BAT,现在有独角兽,又出现了四个小巨头,这说明整个市场环境还是越来越活跃。可见的十年内,中国依然是创业的黄金十年,还有无数的机会。


胡舒立:当巨头进入以后,这个行业的创业企业应该怎么做?是做得比较像样就卖掉,还是继续参与竞争,应该怎么走?他们需要一些具体的建议。


雷军:巨头跟你做同样的生意,你会怎么应对?这是过去十年所有创业者遇到的拷问。包括我做小米,大家也问我BAT做了你会怎么做。我们一定要坦然面对今天的市场格局,不可能在一个没有竞争的环境里长大。一定要回答巨头干了你怎么干,别的创业团队干了你怎么干,你有什么样的预判和什么样的策略,在未来的竞争里生存下去。我认为,你公司要有足够强的竞争力,你是不是动作比人快,你是不是产品比别人做得好,总之你得有超强的竞争力才能胜出。


胡舒立:智能硬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现在感觉市场需求不是那么显著,这块你怎么预估?或者怎么通过创新刺激需求的成长?


雷军:智能硬件的这一波热潮是从去年年初谷歌收购Nest开始的。迄今为止不到两年的时间,智能硬件已经取得了非常疯狂的成长。我认为,智能硬件和IOT(物联网)会是未来5-10年非常主力的方向,这一点跟过去谈IOT不一样。过去的IOT由PC控制,现在的IOT都是由手机控制,这样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IOT第一个阶段还没有走完,现在真正的智能硬件应用量比例还很低,还有无限的空间和可能性。智能硬件应该是今天市场上最重要的热点。


胡舒立:渠道这块你现在怎么看?很多人都觉得互联网创新的很多项目都是对渠道的改革,包括O2O、电商,你的小米也在硬件和渠道销售上作出了一些革命性的变化。但是也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的互联网还是没有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说IT底层的创新,你怎么看创新真正的含义,到底怎么评估,什么样的创新才算是真正的创新?


雷军:创新无外乎是两件事情,一是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二是做别人做过了没有做成的事情,创新的本质是对社会有帮助,甚至很多创新初期来看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比如说,从技术的角度,互联网最核心的创新就是链接,是链接推动了今天的互联网,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技术创新才有了今天的互联网革命。所以每一个伟大的创新,在那个时间点去看,很难说是核心技术。我们既需要基础科技的创新,也需要应用层的创新,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创新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


因为货币贬值很严重,所以现在做国际市场很痛苦


胡舒立:你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在风口上猪也会飞。现在大家都在谈互联网+,这个“+”之后的趋势是什么,下一步的风口在哪儿?


雷军:“互联网+”最关键的两个关键词是用户体验和效率提升,这两三年“互联网+”本质上逃不过这两点的优化。我觉得,“互联网+”在刚刚开始阶段,还没有真正的完成,还有非常多的机会。至于未来十年的风口,我刚才已经讲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农村互联网,第二个是企业应用。农村互联网是我们未来十年最核心的投资领域,目前大概投了十来家,我们的目标是至少投100家。


胡舒立:稍微点一点方向。


 文章标题:今天国内新闻:雷军:上市的企业是极少数的,把公司卖掉,也是创业者很好的选择(3),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sypl/5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