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挖矿上场 清算风险长鸣

图片

图片

数百亿美元资金涌入链上,参与到DeFi的收益耕作中,解决DeFi挖矿需求及痛点的工具型应用也不断出现。

从人工「选矿」、质押挖矿,到智能化的聚合挖矿,「农民」参与收益耕作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但对于资金量偏小的用户来说,挖矿效率较低一直是个痛点。

在此背景下,杠杆挖矿协议开始在链上出现,包括以太坊链上及币安智能链BSC上均有部署的Alpha Homora,以及火币生态链Heco上的Pilot超额借贷协议。

与中心化交易所的币币杠杆交易类似,这类产品通过杠杆放大用户的挖矿本金,从而提高资金利用率,让用户能以较少的资金获得较高的挖矿回报。

与杠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词还包括清算风险,在中心化金融场景中,可以被理解为强制平仓。

放在流动性挖矿场景中,参与挖矿的两个币种一旦出现汇率变化,就会产生无常损失。如今杠杆来了,也意味着无常损失被放大。同时,一旦用户的债务比率(债务/头寸价值)达到清算债务比率时,就会触发清算模式,用户可能损失部分或全部本金。

杠杆挖矿协议给资金量不足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提升挖矿收益的选择,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清算风险。杠杆挖矿产品将再次考验「农民」们的认知和风险管理能力。

本金不够 杠杆来凑?

DeFi流动性挖矿俨然成为了一个以收益耕作为核心的产业。自去年6月Compound开启流动性挖矿以来,这一产业迅速风靡,区块链圈的老玩家们争相上链,当起「农民」,通过为Token提供流动性来获得收益。

越来越多的流动性挖矿项目诞生后,人们已经不再满足手动挖矿,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YFI、YFII等聚合挖矿协议诞生,「农民」们从「手工时代」步入「机械时代」。进入机枪池应用,用户无需手动切换各个挖矿池,协议会自动捕捉高收益率的「沃土」应用去「耕作」。机枪池无疑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和挖矿的效率。

追求挖矿收益的市场氛围下,痛点不断暴露,比如小资金用户总是拼不过资金大户。

每一个新矿开挖初期,大资金进入往往能快速挖得大量的新币,并迅速在二级市场抛售获得利润。小资金用户只能「龟速」挖矿获得少量新币,融易新媒体,农忙时的一抬眼,新币市场已经跌跌不休。

一些持有BTC等主流加密资产的用户们,往往会选择在一些借贷协议中抵押BTC,借出其他币种进行挖矿。目前Maker、Compound等这类提供借贷服务的协议,采用的是超额抵押机制实现应用的风控管理。这意味着,用户实际借出的代币价值总是低于抵押资产的价值。这种情况下,用户的资金无法发挥全部价值,挖矿本金被打了折扣,效率自然有所减损。

对于DeFi「农民」来说,资金量越小,产出效率越低,流动性挖矿的红利总被大户吃去许多。

针对这样的痛点场景,杠杆挖矿这种工具型的协议出现在市场上。

3月17日,杠杆挖矿产品Alpha Homora上线币安智能链BSC。Alpha Homora也是DeFi中的第一个杠杆挖矿产品,去年10月,它在以太坊网络完成了部署。而近期,火币生态链Heco上也出现了Pilot等超额借贷协议,支持用户超额借贷,去参与流动性挖矿。

图片

图片

Alpha Homora挖矿页面

杠杆挖矿短时间内在市场掀起了热潮。逻辑不难理解,就是将用户本金加杠杆,达到放大本金的效果,从而为用户提高挖矿的效率。

假设用户A有10枚ETH,且没有USDT,他想在SushiSwap的ETH-USDT流动性池中进行挖SUSHI。他可能会将10 ETH中的一半换成USDT,再将两种等值的代币注入资金池参与挖矿。

 文章标题:杠杆挖矿上场 清算风险长鸣

内容摘要:数百亿美元资金涌入链上,参与到DeFi的收益耕作中,解决DeFi挖矿需求及痛点的工具型应用也不断出现。 从人工「选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opinion/sypl/247690.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