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民生评论 > 捷达的迷失,从换标开始(2)

捷达的迷失,从换标开始(2)

2024-07-03 01:50:01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进入夏季,国内车市进入传统“淡季”,不过汽车市场的降价潮仍在延续。尤其对于合资品牌的燃油车来说,降价补贴似乎是唯一抓住国内消费者的“救命稻草”...

不难发现,捷达品牌发售的车型中,两款与大众旗下的西雅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款延续老捷达在中国的成功模式。从产品上讲,捷达不够创新,也不够本土化。

从捷达品牌诞生之初,就有很多人说是中国特供车。然而从车型分析,捷达更像是西雅特在国内的试水车。当然大众集团旗下品牌众多,捷达品牌在创立初期,还没有实力做到独创或者首发,这都可以理解。但关键是,改标之后捷达丢失了原本的性价比,却是消费者所不能接受的。

众所周知,捷达早期在中国市场的成功,除了皮实耐造、省油省心等优点外,最吸引消费者的就是超高的性价比。然而在中国车市高速发展的当下,主攻15万元以下的捷达早就遭国产车和大众同门双面夹击。

例如VA3目前售价在6万-9万元区间,在这个价位上,上汽大众的桑塔纳和朗逸、吉利帝豪、奇瑞艾瑞泽5等多款车型在性能上并不逊色于VA3。尤其在降价热潮之下,消费者可选车型更加丰富。如果没有捷达这个名字的情怀加持,其销量数据或许更加难看。

缺乏“新意”成最大困境

近日,德国大众官网放出了2025款Jetta的预告图,并宣布新车将于第三季度在美国市场上市。但此Jetta并非彼捷达,海外版Jetta在中国市场的名字叫速腾。这也是国内车迷把捷达叫做中国特供车的原因。

命名混乱也是大众汽车的独有特色,而独立后的捷达,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战略看似清晰,但实际上是模糊缓慢的。当然这里面涉及一汽集团和大众集团各种的利益纠缠,这也就导致捷达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更像是“自生自灭”。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捷达品牌创立至今,旗下一共才三款车型。没有新车其实是现阶段捷达最大的烦恼。或者说没有自主的爆款车型,才是捷达品牌的痛点。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一个新汽车品牌,第一台车至关重要。例如小米的SU7、理想ONE几乎都是一炮而红。反观传统车企的子品牌,在这个方面做得都不太好,捷达也是如此。

不从国内消费者角度出发,而是延续传统的造车理念,将同平台车型稍加改造下放市场,这样的车即使有市场,后续销量也难以长久,何谈畅销一说?如果捷达还是按照传统思路发展下去,即便有了更多的新车,其未来发展也只是第二个斯柯达。

更何况,目前的中国车市已经成为全球标杆,进入了电气化时代。捷达如果还要在中国市场立足,那么电动化是其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不过众所周知,合资车企的电动化进程都非常缓慢。

在今年VS5改款车型下线仪式上,捷达高管表示今年下半年将推出一款混动版本的越野车型,并计划在2025年继续推出两款混动车型和一款纯电A级轿车。

丰富产品矩阵,可以看出捷达在中国市场的“求变”。不过值得担心的是,在一众合资车企都在拥抱“新能源”之际,捷达拿什么冲出重围呢?

除此之外,捷达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品牌“老化”。虽然捷达是一个年轻品牌,但在国人眼里,提起捷达就是一个老品牌。这种概念已经根深蒂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捷达的消费受众还是以三四十岁的顾家人群为主。

换而言之,捷达的产品和营销理念都不够新潮,还并未遭年轻消费者所接受。在价格上,捷达可能是年轻人的心头好,但是提及捷达这个品牌,年轻人心理上还是会有所抗拒。打破自身固有印象,迎合年轻人,也是捷达未来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结语

短短5年时间,从单一车型跃升为品牌的捷达,虽然已经在国内站稳脚跟。但其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产品线单薄、性价比不足、品牌发展缓慢这些都是国内消费者对捷达品牌的现有印象。

曾经的捷达是性价比之王,是一代国人的回忆。可见这两个字在国内消费者心中的重量,不过正因如此,也成了捷达品牌发展的枷锁。很明显,现在的捷达还不足以满足国人的期望,也没有适应中国车市的节奏。希望捷达在未来几年里,厉兵秣马重现往日荣光。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