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事件:临期食品:销售难题变身另类商机?(2)

  家乐福超市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设立临期食品专柜,不仅有利于超市及时挑选出临期食品,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至于食品安全问题,该店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有严格的临期食品销售和销毁记录。“我们不仅有临期食品专柜,每天晚上还会在保质期较短的熟食区,打折出售当天生产的熟食。”该负责人说。

 

  特殊临期食品借道网络“促销”

 

  与实体店相比,网上销售的临期食品花样繁多。在淘宝网上搜索临期食品,坚果、面包、奶制品等各类食品跃然于眼前,大多都在名称前用文字注明了“临期价”或“临期食品”,售价实惠,销量颇高。有的网店甚至把临期零食拼成礼盒出售,销量可观。有消费者在买家评论中表示,临期食品网上半价出售,不仅购买方便,还能省钱解馋。

 

  低价的倾销商品有其特定的市场需求,能为消费者带来便捷和实惠,但在食品质量的监管和界定方面,电商平台的管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科信食品与营养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提醒,临期食品通常不存在质量问题,但也有个别品类在临期时不建议食用,这类食品需要商家给予标注。以奶粉为例,普遍来说临期奶粉并不建议给人食用,但奶粉消费者多为年轻夫妇,在商超选购时大多选择生产日期最近的商品,而让距离产品保质期不到半年的奶粉无人问津。“我们的临期奶粉均是正品,而且在页面上,已经标明产品是幼儿临期奶粉,指出奶粉仅作为饲料,严禁人食用。”某电商平台店主表示,临期奶粉在线上售卖是行业内很普遍的现象,孕婴店以及母婴产品的零售店,商品临期卖不出去时,往往就会将这些产品转移给电商渠道,消费者往往购买回去是作为宠物饲料甚至于植物肥料。在电商平台店铺评论中可以证实这一点,淘宝几乎全部的临期奶粉店铺的评论中,消费者都在关注适用动物的类型,动物体型的大小与奶粉用量间的关系等问题。

 

  除了临期奶粉以外,在电商平台上也普遍存在着火腿、肉肠等大量临期食品。“目前我们临过期的火腿肠销量逐渐上升,因为人们经常喜欢给他们的宠物换换口味,火腿肠是一个非常富有性价比的选择。”一名淘宝店主透露,他们每月在淘宝店上的销售已经达到400—500根,这是以前线下销售时不曾有过的。

 

  事实上,网上销售临期食品利润可观,河南南阳一名奶粉经销商曾透露,一般自己店内的临期奶粉3元钱就能出手,但是线下处理并没有足够多的客源和时间,借助电商平台的话,销售价格不会低于20元。

 

  福建省一名食品零售商直言,对于处理不掉的商品会拿到电商平台上参加秒杀售卖,主要是为了通过促销获取新用户。在他看来,即使有亏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冲高了销量。

 

  临期食品售卖需严格监管

 

  原国家工商总局曾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

 

  原北京市工商局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如罐头、糖果、饼干等);标注保质期6个月至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等);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如部分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等);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如酸奶、一些点心等);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临期食品是否安全,如何界定,是否可以专营售卖?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临期食品属于安全食品范畴,可以售卖。“以促销方式售卖临期食品也是一种减少浪费的做法,但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食品的临期情况”。

 

  为了确保临期食品的安全问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和保质期标识等规定,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同时,对电商平台也应加强规制,以防范临期食品损害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