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制品有害微生物的溯源、控制与检测

  乳制品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大体可分为致病菌、嗜冷菌和耐热菌等。常见的致病菌有:克罗诺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等;常见的嗜冷菌有:假单胞菌、产碱杆菌、乳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常见的耐热菌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等。


  克罗诺杆菌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受感染的婴幼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坏死性结肠炎、脑膜炎、败血症等,致死率高达40%-80%。在低温条件下,嗜冷菌不断分泌耐热的胞外蛋白酶和脂肪酶,可能会导致乳品严重的质量问题。



  在微生物溯源方面,首先对菌株进行分型,融易新媒体,之后再进行溯源。分型的主要方法有:生化分型、血清型分型、质谱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核糖体分型、基因组分型等。国内多家企业的研究分析表明,最有可能被污染的处理环节主要是流化床、包装和喷雾干燥等。由于微生物污染风险在乳粉的加工环节中持续存在,因此对微生物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的控制方法有物理-化学联合杀菌、纳米银和噬菌体防控等。


  在快速检测技术中,常见的技术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侧向流动试纸条(LFD)、纸基分析设备、荧光法和电化学法等。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分子检测法的检测线更低,检测时间更短。


  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会是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快速检测技术,如基于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型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基于双适配体的新型胶体金比色传感器等。未来检测技术将会向集成化、便捷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因此,要通过准确追溯、多元控制和快速检测,建立长效的溯源、防控和检测机制。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战略研究部部长 黄妍

 文章标题:中国乳制品有害微生物的溯源、控制与检测

内容摘要:乳制品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大体可分为致病菌、嗜冷菌和耐热菌等。常见的致病菌有:克罗诺杆菌、沙门氏菌、大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food/219036.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