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广东省食品学会、广州开发区食品行业协会、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的“2020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现代食品工程与营养健康学术研讨会” 暨202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在广州保利假日酒店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高峰论坛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行业热点和科技前沿,特邀国内外院士专家做主旨报告,交流食品产业新动能新需求,融易新媒体,探讨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等相关部门领导莅临大会,近300名来自高校院所及行业企业的代表线下参会,《岭南科学论坛直播平台》线上同步直播。
论坛开幕式由广东省食品学会(下称“学会”)阮征秘书长主持,广东省政协常委、省科协常委、学会理事长李汴生教授为大会致开幕辞。食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的支撑和推动,我国食品加工制造在资源利用、高效转化、智能控制、过程优化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相对落后,特别是在食品加工制造与品质信息的智能感知方面比较落后,食品工程装备的设计水平、稳定可靠性及加工设备的质量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李汴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要发展现代食品制造技术,在营养优化、物性修饰、智能加工、低碳制造、冷链物流、全程控制等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食品制造技术体系,支撑我国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上午的学术报告由学会监事长、华南农业大学胡卓炎教授,学会副监事长、暨南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汪勇教授联合主持。
首位演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教授,报告主题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进行功能营养性食品的开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而对“吃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育种方法已很难满足这一需求。刘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到,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代谢工程的操作,为在作物中产生新的功能营养物质,进行营养强化,是应对“隐形饥饿”和解决“吃好”问题的有效手段。刘教授的团队针对水稻精米胚乳的营养成分含量低的问题,利用TGSII系统首次在水稻胚乳中实现了重要的植物营养素花青素的合成,培育了“紫晶米”新种质;以及首次在水稻胚乳中从头合成了高级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培育了“赤晶米”新种质。这项研究成果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对作物进行功能营养强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工具与研究思路,为多样性功能营养食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欧洲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等六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孙大文教授通过线上为与会者带来了《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的主题报告。孙教授表示,高光谱成像技术不仅可以提供空间信息,还可以提供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光谱信息。通过该技术可以捕获食品的物理和形态学特征,以及一些固有的化学分子信息,该项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已获得了许多成功的安全性和控制性应用,包括肉质评估、家禽屠体自动化检查、鱼类质量评估、苹果青肿检测、甜瓜糖分布的可视化、西红柿成熟度的测量、番茄缺陷的检测等。
随着食品工业连续多年平稳增长,食品工业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第一大产业。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金征宇教授在《我国的食品产业与未来食品》报告中提到,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呈现深加工程度逐渐提高、利润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差距缩小、质量水平稳步提升等的格局;食品行业呈现集中度持续提高、规模效益日益凸显,国际依赖性逐渐加大,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品牌重要性愈加突出等发展趋势。面对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资源供给、环境生态、安全保障、可持续发展、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等的多重挑战,如何抓住我国经济新常态、新技术革命兴起、消费需求转变、社会发展与变迁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发展个性化营养、新型的食物营养强化、特膳食品、3D打印食品、人造食品等未来食品成为食品工业发展关注的重点。
文章标题:【广东省食品学会承办2020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现代食品工程与营养健康学术研讨会暨 202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 内容摘要:12月5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广东省食品学会、广州开发区食品行业协会、广东科技新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food/21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