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讲堂 | 关于产品质量合格率,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3)

  在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对实施政府宏观调控,全力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是产品质量合格率全面的评估了全国制造业,分地区、分行业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发展水平、主要特点和变动趋势,对准确了解和掌握全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品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是有利于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目前一些行业和地区产品质量短板问题仍较突出,例如2018年车用灭火器网购样本合格率仅为46.67%,电蚊香液/片网购样本合格率仅为60%,儿童家具实体店购买样本合格率仅为76.32%。通过开展产品质量合格率监测工作,可以作为监管措施的抓手,及时发现问题产品,提升监管效率。

 

  三是有效支撑地方政府绩效考核。2014年~2017年,该指标连续四年在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中占据较大权重,将质量指标纳入政府各项考核中,促进了地方政府重视质量提升。同时,该指标也支撑了国家统计局、发改委、中组部等多个相关部委开展的绩效考核工作。对全力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六、我国产品质量合格率总体情况如何?

 

  2014年~2018年,产品质量合格率逐年上升,但上升趋势不断收窄。五年合格率测算值分别为92.53%、92.90%、93.42%、93.77%、93.93%。2018年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产品质量合格率同比增长0.16个百分点。分板块来看,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产品质量差异特征明显。

 

  居民消费水平较高、人均GDP较高的地区,公众质量意识较高,产品质量合格率普遍较高。反映在三维地图中,底色表示合格率,橙色和紫色柱形分别表示GDP、居民消费水平,合格率高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也高。

 

  根据历年测算结果,全国31个省(区、市)产品质量存在“两极分化”趋势,合格率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聚集特征。2018年,31个省(区、市)产品合格率“两极分化”趋势有所减弱,最高、最低省份间合格率仅相差5.14%。京沪津渝4个直辖市产品质量合格率继续大幅领跑全国;闽粤、鄂皖黔、东三省从南到北形成三块“合格率高地”;西部、华北地区是“产品质量洼地”,质量水平偏低,且波动较大。

 

  按照国家统计局《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9个制造业行业中,每年有14至18个行业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值。2018年,17个行业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量与上年持平。运输设备、饮料制造、化学纤维、烟草制品4个行业合格率高于98%,服装制造、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家具制造4个行业合格率连续两年低于90%。15个行业合格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电子通信、通用设备等9个行业升幅超过2%。

 

  七、我国产品质量合格率监测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部分产品质量仍存在较大问题。2018年产品质量合格率监测结果显示,全国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橡胶制品、阀门、紧固件、输水管、箱包、眼镜等产品。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也有基础工业品。部分产品检出不合格项目较为集中,如服装(纤维含量)、家具(结构安全)、小家电(骚扰电压、能效等级)产品。未来将针对高频不合格项目开展集中质量提升工作。还有部分产品检出不合格项目较为分散,如橡胶制品(耐液体试验、脆性温度、低温曲挠性能、臭氧老化试验、撕裂强度等)、眼镜(棱镜度偏差、标志、紫外透射比τSUVA、光透射比τV、镜腿长度偏差等)产品。未来将针对整个行业开展质量提升工作,提升全产业链质量水平。

 

  二是消费品质量与价格密切相关。监测结果显示,高质量的产品一般价格也相对较高。例如,300元以下的家装内墙漆合格率仅为85.71%,600元以上的内墙漆合格率基本稳定在100%;200元以下的电水壶合格率不到75%,200元以上的电水壶合格率稳定在80%以上。从购买途径看,实体店购买产品质量好于网购,合格率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部分厂商“电商专供”生产线与实体店确有差别,且化妆品、尿不湿等产品存在“真假混售”情况。此外,在价格区间的两极(极其廉价的产品、高端高价产品),实体店与网购合格率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