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食厅:陈君石院士谈此轮北京疫情反复对食品行业影响

  自6月11日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响应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关切,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收集了行业人员近期关注的问题,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执行主任严志农博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院士就关键问题进行了线上交流,陈君石院士分享了他的看法与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议食厅》栏目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报道。


  严志农: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海鲜产品经营区域被确定为这次北京新冠病毒疫情的发源地,为什么问题又出现在海鲜批发市场?


  陈君石: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不单单是海鲜市场,很多农贸市场的卫生条件比较差。当卫生条件较差的时候,病毒存活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另外,农贸市场的人员来往不但很密集,而且频次也比较高,因此接触就比较容易。新冠肺炎传染的途径是很清楚的,一个是飞沫,一个是密切接触者。也就是说,你接触了一个病人或是病人的飞沫,或者是飞沫掉到了什么地方,你接触到了就被传染了,像专家们讲的抠抠鼻子、擦擦眼睛就传播了。毫无疑问,在农贸市场是具备这样的传播条件。这是由卫生条件和人员流动的特点所决定的。


  严志农:此次疫情,最早的报道是处理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到了新冠病毒阳性,您认为三文鱼是造成此次疫情的原因吗?如果不是,到底什么才是可能的原因呢?


  陈君石:这次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疫情,可以说是暴发或是聚集性的发生,所有的专家一致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以三文鱼为代表的食品所处的环境里面有病毒,食品上面有病毒,三文鱼上面有病毒,然后传染给了人导致发病,这是一种可能。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有一个或更多的无症状感染者,造成了海鲜市场里面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他不是一个有明显症状的病人,但他是带病毒的,所以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因为这个事件从发生到现在还不到一个礼拜,最近几天大家看到网上的各种专家、各方面的人士都对刚才提到的两种可能的源头做了很多报道,给出了很多说法。我的感觉是,一开始,人们比较多地把重点放在了三文鱼或者是食品上。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倾向于一开始就是人传人。也就是说,三文鱼(这个因素)的比重现在有所下降。


  我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呢?人传人应该是主要的,不可能排除。没有追踪到最初是那个病人传播(源头),可能这个人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传给比较敏感的人之后导致其发病了。不能忘记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必须要有部分病毒进入人体,这主要通过呼吸道,然后在人体里面病毒生长、繁殖,到了足够数量这个人就发病了。通过飞沫传播或者是与病人的密切接触传播,都需要有一定量的病毒。


  关于三文鱼,我觉得水产专家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我很同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病害防治重点研究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曾令兵先生认为,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发现过通过鱼传播给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包括冠状病毒的疾病,像过去的SARS、MERS和这次的新冠肺炎。鱼不可能是宿主或中间宿主。所以他认为,这次检测到新冠病毒阳性的切割三文鱼的案板,或者说之后可能发布三文鱼也被检测到新冠病毒阳性的话,那么它是被污染,而不是被感染,污染和感染是两码事。


  也就是说,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这次新冠肺炎全球大爆发可能有一个源头动物,比如蝙蝠,还要再通过一个哺乳类动物作为中间宿主传播给人。而鱼不是哺乳类动物,它不符合专家所讲的人畜共患疾病中作为宿主的条件。最近政府颁布的《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中不包括鱼类,也不包括所有的水产品,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假如我们把三文鱼作为一个对象,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在鱼或是食品上生长和繁殖。而在哺乳动物体内,这个病毒是可以生长和繁殖的,跟人是一样的,人也是哺乳动物。既然水产品(包括三文鱼在内)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所以作为这次新发地疫情暴发来源的可能性很小。


 文章标题:议食厅:陈君石院士谈此轮北京疫情反复对食品行业影响,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12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