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头条:餐饮业“报复性涨价”风波的背后

  近日,海底捞门店菜品价格上涨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4月10日,海底捞火锅官方微博公开致歉,并表示定价恢复至停业前的标准。其实,不只是海底捞,西贝、肯德基、喜茶、奈雪等诸多餐饮品牌均被曝悄悄涨价。“报复性涨价”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一个结果,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这次风波,反映出了哪些问题,又应当如何应对?

 

  “报复性涨价”的多重推动因素

 

  通常情况下,涨价不是无缘无故的,此次涨价风波中,疫情影响显然是最大的原因。具体来看,疫情的影响主要通过三方面进行传递:

 

  其一,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之下,餐饮业对外宣布涨价时几乎都用了这一个理由。比如,喜茶在回应涨价一事时明确表示,由于部分原材料成本上升,自2月起五款产品价格有所上调。并称,从长远来看,如果原材料成本没有改变,未来产品价格应该也不会变。

 

  其二,物流运输方面的压力。比如,奈雪除了提到原材料成本变化,还透露了来自物流方面的压力。由于优质原料价格变化和物流成本波动,为保证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企业对部分区域的部分产品价格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其三,用工成本增加。餐饮企业恢复营业后,用工成本的增加也成为企业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餐饮业服务人员以低线城市或农村地区的外来打工人员为主,行业本就普遍存在春节后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这些人员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导致整个行业的劳动力无法恢复到以往的供应状态,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即工资随之上升,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简而言之,疫情导致产业流通环节变得艰难,最终使整个供应链体系发生变化,流动节点的不确定性,使得生产原材料、生产要素的价格部分上涨,造成产品生产成品提升,带来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上涨,这也从一个侧面暴露了涨价企业在供应链环节上的不足。

 

  舆论争议的两大焦点问题

 

  网民对此评价不一,支持者认为,企业经营成本上涨,涨价行为可以理解;而反对者认为,消费者工资收入没有提升,消费成本不应被无故增加。分析网民观点发现,此次涨价风波中争议的焦点问题有两个:

 

  第一,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造成消费者收入不涨,消费成本却上涨的矛盾。疫情期间,餐饮、交通运输、旅游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少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尽快收回损失是当务之急。但一个不可忽略的客观事实是,疫情对社会的影响是整体的,消费者作为劳动力生产要素参与社会生产,也是受影响的一个群体。疫情在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作为生产要素的消费者的收入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锐减。有消费者直言:“当前,大家的工资都降了,餐饮企业不能粗暴地把自己的损失,通过涨价让消费者埋单。”显然,通过涨价让消费者为企业损失埋单,并不现实。

 

  第二,涨价具有针对性,价格歧视行为引部分质疑。根据海底捞的说法,虽然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但各地的涨幅不一样,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涨价幅度较高,而其他城市相对较低,甚至不涨价。这属于经济学上的价格歧视行为,针对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不同价格弹性实施差异化定价—— 北京收入水平较高,其居民对于海底捞消费而言具有较小的价格弹性,即消费受价格水平影响较小,采取高价格销售;而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则对价格相对敏感,为了确保消费量,价格变动幅度较小,进行低价格销售。在疫情的影响下,各地区的消费者都已经对价格变得更为敏感,这种差异化定价的做法很容易引起部分消费者的不满,舆论对这种做法的合理性也会产生质疑。

 

  涨价对企业及餐饮行业的影响

 

  涨价虽然是一剂猛药,但不一定长久。疫情期间或之后一段时间内,商家贸然涨价的行为都会对自身及整个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涨价对商家来说是自我救济的手段,但也是一柄双刃剑,操作不当就会起到反效果。好的一面在于通过涨价消化成本,迅速补血,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经营秩序;不好的一面在于,受疫情的影响,市民消费实力下降,消费市场也并未完全恢复常态,处于复苏期。此时采取涨价行为,极有可能降低民众消费热情,市民更加捂紧钱袋,导致“淡季更淡”的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消费者对品牌的用户忠诚度也将受到影响,造成忠实客户群体资源的流失,陷入恶性循环。

 

 文章标题:今日新闻头条:餐饮业“报复性涨价”风波的背后,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10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