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资讯 > 年内新发基金超1.84万亿元 42只爆款自带三大特征

年内新发基金超1.84万亿元 42只爆款自带三大特征

2020-08-18 18:31:02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导读
(原标题:年内新发基金超1.84万亿元 42只爆款自带三大特征) 近日,基金再次成为市场热门话题,新发爆款基金频现。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今年以来已经成立922只新基金,募集资金合计超1.84万亿元,再创纪录。2020年无疑成为公募基金的发行大年。 与此同时,《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已有42只爆款基金(即1至3天内发行结束的规模在50亿元以上)成立,这42只爆款基金蕴含着三大特征:一是分布在23家中大型基金公司之中,小型基金公司很难分...

(原标题:年内新发基金超1.84万亿元 42只“爆款”自带三大特征)

近日,“基金”再次成为市场热门话题,新发爆款基金频现。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今年以来已经成立922只新基金,募集资金合计超1.84万亿元,再创纪录。2020年无疑成为公募基金的“发行大年”。

与此同时,《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已有42只爆款基金(即1至3天内发行结束的规模在50亿元以上)成立,这42只爆款基金蕴含着三大特征:一是分布在23家中大型基金公司之中,小型基金公司很难“分一碗羹”;二是权益类基金挑起了爆款基金的“大梁”,占比九成;三是以优质龙头、科技成长为主打的两类新发基金更受投资者青睐。

在A股行情持续高涨、基民认购情绪高涨背景下,新发基金发行火爆的底层逻辑如何?“爆款潮”是否还会延续?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家公募、私募的投资人士予以探究。

年内新发基金规模

刷新历史纪录

与往年不同,今年以来“基金”二字频繁出现在市场热搜话题榜单之中。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今年以来已经成立922只新基金,募集资金合计已超1.84万亿元。回看历史募集数据,截至目前,今年新成立基金的募集总额已远远超过2015年1.66万亿元和2019年1.43万亿元的年度发行规模,创下新的纪录。

与此同时,中国公募基金存续规模攀上新高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市场存续公募基金已达7197只,合计规模为16.9万亿元,较4年前的牛市数据相比,基金数量已增3倍,基金规模已增2.8倍。

毋庸置疑,今年是公募基金的“发行大年”。对此,北京某中型公募投研部负责人表示:“未来十年,在房住不炒的严格调控下,大量居民储蓄进入资本市场来实现财富增值的意愿非常强烈,如同过去十年大量居民储蓄进入楼市实现增值一样,这是居民财富配置观念升级的体现。从居民储蓄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来看,通过买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是符合监管思路的一个方向。”

上述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基金赚钱效应凸显,监管层大力倡导发展权益类基金的大背景是成就公募基金“发行大年”的另一大原因。年内公募发行市场延续“逢低布局”的节奏,使权益基金的募集规模挑起了今年新发基金市场的“大梁”。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统计,年内已有469只权益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臵型基金)成立,占比51%;发行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占比54%。

爆款基金发行规模

是去年全年的七倍

在新发基金发行火爆的市场背景下,多只新基金选择在发行前就设定好募集上限,即便如此,仍有许多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新成立的922只基金中,“一日售罄”的基金产品多达90只。

年内新成立的发行规模超50亿元的新基金数量也在刷新纪录,截至目前达112只,发行总规模达1.09万亿元,在全部新基金的发行规模中占比达六成。

若按照“1至3天内发行结束的规模在50亿元以上”作为爆款的标准来看,今年以来爆款基金数量达到42只,这一数量在去年全年仅为5只。发行总规模为4829.83亿元,是去年全年爆款基金规模的7倍。从爆款基金的发行节奏看,今年1月份-3月份,爆款基金的产品数量还只是个位数,在6月份增加到16只,7月份开始迅速增长到35只,8月份仅16天时间已诞生了7只爆款基金。

这些爆款基金有哪些特点?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年内42只爆款基金产品分布在23家中大型基金公司之中,小型基金公司很难“分一碗羹”。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表示:“大型基金公司的整体收益率相对有竞争力,又有绩优明星基金经理做‘护城河’,加上渠道和口碑的优势,投资者对他们的认可度必定会更高一些。”

一位参与基金投资五年以上的老基民小南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大型基金公司的新产品的确会让他更加关注。首先,基金销售渠道推送这类新产品的次数就很多,其次,“挂帅”这类新产品的基金经理,往往过往业绩相对较好、基金投资方向也是热门领域,所以会多了解一些。

按基金公司发行爆款基金的产品数量来看,排在前10的公司依次是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平安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鹏华基金、广发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弘德基金。其中,易方达爆款基金数量高达8只,其中2只位列“百亿元新发基金俱乐部”。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光明招商大会:聚焦实体经济发展

7月6日,2022光明招商大会在光明云谷举行。光明区始终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

2 厦门国际银行全球千大银行排名升至第154位 连续六年入围全球

7月4日,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正式发布“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厦门国际银行以总...

3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信息泄露 欧科云链:警惕新型虚拟货币相关诈

原标题:储户信息泄露?被 骗数千!有人冒充河南4家村镇银行,称能7日退款,警惕这些公众...

4 金融股凸显配置价值 民生加银抢占市场投资先机

在经历了前期市场的震荡调整后,A股开启了修复性反弹行情,近期沪指再度回到了3400点附近,...

5 报告:上半年50城平均房租微跌 石家庄北京等5城租金上涨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7日讯(记者 李方) 中指研究院今日发布《2022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白皮书...

6 公共健康日: 要“稳稳”的健康 金领冠为宝宝成长加满能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全民健康愿景,每年的7月7日被定为“公共健康日”,倡导关注全民健康发展。...

7 对规划中的教育用地作误导性宣传 重庆千山地产子公司遭处罚

中国网财经7月7日讯 信用中国(重庆)近期发布的信息显示,重庆千山美林置业有限公司(简称“...

8 警惕“代理退保黑产”、拒绝“免费”车险陷阱 专家支招保险反

中国网财经7月7日讯(记者 郭伟莹) 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9 警惕“代理退保黑产”、拒绝“免费”车险陷阱 专家支招保险反

中国网财经7月7日讯(记者 郭伟莹) 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10 能链旗下中能链首家合作油站开业,赋能行业转型升级提速

能源变革大背景下,加油站转型升级进一步加速。6月30日,河南新密中能链中海能源加油站盛...

1 光明招商大会:聚焦实体经济发展

7月6日,2022光明招商大会在光明云谷举行。光明区始终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

2 厦门国际银行全球千大银行排名升至第154位 连续六年入围全球

7月4日,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正式发布“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厦门国际银行以总...

3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信息泄露 欧科云链:警惕新型虚拟货币相关诈

原标题:储户信息泄露?被 骗数千!有人冒充河南4家村镇银行,称能7日退款,警惕这些公众...

4 金融股凸显配置价值 民生加银抢占市场投资先机

在经历了前期市场的震荡调整后,A股开启了修复性反弹行情,近期沪指再度回到了3400点附近,...

5 报告:上半年50城平均房租微跌 石家庄北京等5城租金上涨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7日讯(记者 李方) 中指研究院今日发布《2022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白皮书...

6 公共健康日: 要“稳稳”的健康 金领冠为宝宝成长加满能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全民健康愿景,每年的7月7日被定为“公共健康日”,倡导关注全民健康发展。...

7 对规划中的教育用地作误导性宣传 重庆千山地产子公司遭处罚

中国网财经7月7日讯 信用中国(重庆)近期发布的信息显示,重庆千山美林置业有限公司(简称“...

8 警惕“代理退保黑产”、拒绝“免费”车险陷阱 专家支招保险反

中国网财经7月7日讯(记者 郭伟莹) 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9 警惕“代理退保黑产”、拒绝“免费”车险陷阱 专家支招保险反

中国网财经7月7日讯(记者 郭伟莹) 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10 能链旗下中能链首家合作油站开业,赋能行业转型升级提速

能源变革大背景下,加油站转型升级进一步加速。6月30日,河南新密中能链中海能源加油站盛...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