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融易媒体:都在问为什么?科创板首场上会因何110家里选中这3家?“后发先至”奥妙在哪儿?看权威人士揭秘

融易媒体:都在问为什么?科创板首场上会因何110家里选中这3家?“后发先至”奥妙在哪儿?看权威人士揭秘

2019-05-29 16:33:11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原标题:都在问为什么?科创板首场上会因何110家里选中这3家?“后发先至”奥妙在哪儿?看权威人士揭秘) 同在科创板的赛道上,为何有的企业得以弯道超车? 5月27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1次审议会议公告,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3家企业成为首批获得审议的幸运儿。 在消息传出后,市场上一时间诧异、羡慕、惊叹之声此起彼伏。为什么是这三家企业...

(原标题:都在问为什么?科创板首场上会因何110家里选中这3家?“后发先至”奥妙在哪儿?看权威人士揭秘)

同在科创板的赛道上,为何有的企业得以弯道超车?

5月27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1次审议会议公告,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3家企业成为首批获得审议的“幸运儿”。

在消息传出后,市场上一时间诧异、羡慕、惊叹之声此起彼伏。为什么是这三家企业?他们有哪些特殊之处?何以能够在百余家企业中脱颖而出?

其实就是一个简单道理:谁先说明白、说到位,谁先阅卷!

三家企业“弯道超车”

都在一个叫做“科创板”的平台上排着队,好端端的,有三名同学就被叫号先进阅卷室了——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正是这次首先进入考场的优等生。

5月27日傍晚,上交所发布上市委第1次审议会议公告,将在6月5日审议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发行上市申请。

根据制度安排,科创板的发行上市审核要经过受理、审核问询、上市委审议、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等五个环节,目前三家公司已走到上市委审议的阶段,距离注册及发行上市已然不远。

微芯生物:国产小分子创新药领军企业

3月27日,微芯生物获科创板受理,保荐券商为安信证券。微芯生物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为3.6亿元。微芯生物的主要产品是自主研究发现与开发的新分子实体且作用机制新颖的原创新药,包括肿瘤、代谢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疗领域。

作为第二批获科创板受理的企业,微芯生物此次预计融资8.04亿元,拟投向创新药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项目、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等。从经营情况来看,2016年-2018年,微芯生物实现营业收入8536.44万元、1.1亿元、1.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

安集科技:高端半导体材料供应商

安集科技受理时间为3月29日,保荐券商为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安集科技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为3983.13万元。公司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

招股书显示,安集科技2016年-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2.32亿元、2.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4496.24万元;计划融资3.03亿元,主要用于“CMP抛光液生产线扩建项目”、“集成电路材料基地项目”、“集成电路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等多个项目。

天准科技:聚焦机器视觉自主研发与工业应用

天准科技于4月2日获得受理,保荐券商为海通证券。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5年8月挂牌新三板,并于2018年1月摘牌。天准科技主营产品为工业视觉设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和无人物流车。

从经营情况来看,天准科技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亿元、3.19亿元、5.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9447.33万元。公司拟募资10亿元,用于扩大产能、提升研发能力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这三家有哪些特别之处

在消息传出后,市场自然报以热烈反响,一时间诧异、羡慕、惊叹之声此起彼伏。而在这背后,更多的是“问号”——为什么是这三家企业?他们有哪些特殊之处?何以能够在11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

的确,首批入选被阅卷的企业名单出乎市场的意料。回顾两个月前,3月22日,9家申报科创板的企业首次获得上交所上市审核中心的受理,彼时市场甚至抛出了“影子股”,以“过会”的姿态迎接“受理”的进程,一时间风光无两。而这三家企业均不在首批受理企业队列中,从申报时间上来说并不占据“天时”。

另外,从问询情况来看,这三家企业中仅有微芯生物进行三轮问询,安集科技和天准科技仅有二轮问询,分别在5月17日和5月20日完成后便首批上会,这也超乎市场预期。

从媒体曝光率/知名度来看,相关公司也比较低调,尤其是安集科技和天准科技,其在公开媒体的曝光率很低。从公司情况来看,上述三家公司均不具备“融资额最高”、“科创含量最高”、“XX行业之王”等标签,因而也不在市场预料的“最具星相”的一批企业名单之中。

资深投行人士:“这就对了”

那么回到之前的问题上,为什么是这三家企业首先获得审议?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