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要闻:老胡同换新颜“亲戚都爱来串门”(2)

  据介绍,在复原三里河的河道时,并非完全和过去的河道一样。因为河道上后来盖起了长春别墅、丰城会馆等历史文物,如完全复原河道,就不得不将压占在河道上的文物拆除。因此在复原时,有的河道拐了个弯,刻意对文物进行了避让,以此保护历史传承的记忆。三里河是一条自循环景观河。为保障水质始终清澈、透明度高,采用生物活性炭滤层、生态浮岛、曝气增氧等设计,去除污染物,保持水质状态。

  2018年10月,故宫博物院、世茂集团、天街集团签署协议,将共建“故宫艺术馆”项目,与三里河绿化景观及周边区域进行整合,建成后用于展示故宫文化项目。

  ■ 讲述

  “共生院”为胡同注入新活力

  今年56岁的李晓静,2009年前从附近的同乐胡同搬到了草厂四条14号。10年间,她见证了草厂地区的点滴变化。如今,每天她都会约上老街坊到胡同里走走。碰上天气好,还会在胡同里放放风筝。草厂四条胡同北口新开了一家微风市集菜市场,她在一楼买完菜,还能到二楼的书屋免费看会儿书。晚上吃过饭,她会和老伴儿到三里河遛遛弯儿,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现在的生活真是幸福感满满!”李晓静坦言,之前的生活对她来说,可谓没有生活质量。“以前胡同里路面坑洼不平,架空线杂乱无章。家里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每回去胡同里上厕所,我们隔着老远闻着味儿就能寻到卫生间。之前亲戚们都不常来串门,现在都爱来我家,跟赶集似的。”

  前门东区的变化,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也使传统胡同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草厂地区打造了“共生院”,引入新人群,为胡同注入新活力。草厂四条29号院腾退改造为“共生院”后,大门口安装着一台“刷脸机”,29号院的居民靠“刷脸”就能进入。河北女孩杜新颖是三里河畔的春风习习杂志图书馆员工,她目前租住在“共生院”里。“屋内有独立卫浴和厨房,还有智能照明和智能供暖设备。这里比较安静,平时买东西、出行都很方便,去图书馆上班,走几步路就到了。”

  ■ 背景

  前门东区汇集北京南城文化

  地处北京南中轴线东侧,是古都风貌保护的核心地区,承载着历史的骄傲和沧桑。这里的文化很多元,传统商贾、梨园戏曲、市井民俗、街巷民居、乡情会馆,形成特色鲜明的南城文化。

  前门东区总占地面积58.6公顷,区域内有胡同46条,完整地保留了独特的南北、斜向的胡同肌理和具有南城特点的民居院落群,也由此形成了特有的文脉和商脉。

  前门东区形成于明代,是北京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曾经商贾大户云集、梨园名角荟萃、各地会馆众多,是一片最有代表性的老街区。这里市井文化浓厚,大宅门、大饭店、大药局、染料坊、豆腐坊、酒醋坊、戏楼、书场、老字号林立。

  新京报记者 樊一婧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