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摘U”后再陷亏损

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摘U”后再陷亏损

2024-04-11 16:28:23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导读
2023年年报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发稿,按照第五套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21家生物科技企业中,18家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其中,康希诺、百奥泰作为率先实现扭亏为盈的企业,在“摘U”后...

  2023年年报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发稿,按照第五套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21家生物科技企业中,18家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其中,康希诺、百奥泰作为率先实现扭亏为盈的企业,在“摘U”后连续两年亏损。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能否持续盈利、拥有自我造血能力,仍面临考验。

  部分药企“摘U”后连年亏损

  作为首批“摘U”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创新型疫苗企业康希诺和创新药企百奥泰在2021年度的“业绩高光时刻”后,近两年连续亏损。

  2021年度业绩暴增的康希诺成为科创板首个“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当年,该公司实现营收43.00亿元,同比增长17174.82%;归母净利润为19.14亿元,同比增长582.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97亿元,同比增长451.44%。

  然而,“摘U”后的康希诺在随后两年持续亏损,且亏损额呈扩大态势。财报显示,2022年和2023年,康希诺营业收入分别为10.35亿元和3.5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5.94%和65.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9亿元和-14.8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3亿元和-16.11亿元。

  另一家同样于2022年初宣布“摘U”的百奥泰也连年亏损。财报显示,2022年和2023年,百奥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55亿元和7.05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5.60%和增加54.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0亿元和-3.9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3亿元和-4.72亿元。百奥泰曾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当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等财务数据变化主要是授权许可收入减少、营业成本和研发费用增加所致。2023年年报则显示,公司该年度营收增加缘于部分药品销售额提升或销售收入新增,以及有的药品销售提成收入及销售里程碑收入增加。

  与上述两家企业形成对比的是,去年初宣布“摘U”的艾力斯和上海谊众2023年营收净利均实现双增。上海谊众4月7日晚间披露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52.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13.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56.70%。

  艾力斯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12亿元,同比增长154.4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45亿元,同比增长394.0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0亿元,同比增长655.79%。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实现销售收入19.72亿元所致。

  未盈利上市药企普遍未摆脱亏损

  目前,科创板还有十多家未盈利上市药企仍未摆脱亏损状况。

  如2020年7月上市的君实生物,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3.38%,主要由于药品销售收入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98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减少,主要系公司在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加强各项费用管控,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更有潜力的研发管线。

  Wind数据显示,君实生物2016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3.17亿元、-7.23亿元、-7.47亿元、-16.69亿元、-7.21亿元、-23.88亿元和-22.83亿元,八年累计亏损近90亿元。

  2022年9月上市的诺诚健华同样尚未盈利。该公司近日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09%,产品销售收入6.7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18.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3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6.2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仍为负数,主要由于公司大部分产品管线仍处于新药研发阶段,尚未形成销售,研发支出金额较大,该情形符合新药研发型企业的行业特征,且报告期内产品的销售收入尚不能覆盖所有成本及费用。

  Wind数据显示,根据年报和业绩快报披露的数据,17家没有“摘U”的未盈利上市药企2023年都依然身处亏损当中,这意味着今年该领域可能没有上市公司“摘U”。

  迪哲医药在业绩快报中表示,2023年是公司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的第一个会计年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128.86万元。不过,该公司2023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高达11.23亿元。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2019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6亿元、-5.87亿元、-6.70亿元和-7.36亿元,亏损逐年扩大。

  百利天恒2023年亏损额也较前两年大幅增加。该公司发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融易新媒体消息,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2亿元,同比下降20.1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减少4.8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减少4.58亿元。财报显示,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和-2.82亿元。

  微电生理虽然在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85万元,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负,尚未实现盈利。

  “自我造血”能力仍面临考验

  “摘U”无疑是未盈利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盈利始终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陕西榆林探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遭誉为医保管理和深...

2 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摘U”后再陷亏损

2023年年报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发稿,按照第五套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21家生物科技企业中...

3 电子袜可检测不健康步行方式

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张佳欣)一种电子袜子可以检测到与糖尿病和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4 国家药监局修订羟苯磺酸钙口服制剂说明书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

5 国药集团携手清华打造医药创新新模式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产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遭提及,其中“创新...

6 固生堂“出海”第一站:收购宝中堂新加坡

近日,有“连锁中医第一股”之称的固生堂(HK.02273)宣布,其附属公司固生堂香港有限公司与...

7 研究揭示肥胖最大风险基因

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科学家领导的团队对50多万人...

8 国内首例多基因编辑猪肾成功移植人体

◎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 讯 员 李 洁 马帅军 “截至4月7日,移植肾已持续工作13天,其在受者体...

9 速迈医学终止创业板IPO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

深交所日前公布关于终止对苏州速迈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速迈医学”)首次公开发...

10 我国首台套移动临床试验单元投入应用示范

4月9日,我国首台套移动临床试验单元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装完毕,投入应用示范,...

1 陕西榆林探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遭誉为医保管理和深...

2 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摘U”后再陷亏损

2023年年报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发稿,按照第五套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21家生物科技企业中...

3 电子袜可检测不健康步行方式

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张佳欣)一种电子袜子可以检测到与糖尿病和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4 国家药监局修订羟苯磺酸钙口服制剂说明书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

5 国药集团携手清华打造医药创新新模式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产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遭提及,其中“创新...

6 固生堂“出海”第一站:收购宝中堂新加坡

近日,有“连锁中医第一股”之称的固生堂(HK.02273)宣布,其附属公司固生堂香港有限公司与...

7 研究揭示肥胖最大风险基因

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科学家领导的团队对50多万人...

8 国内首例多基因编辑猪肾成功移植人体

◎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 讯 员 李 洁 马帅军 “截至4月7日,移植肾已持续工作13天,其在受者体...

9 速迈医学终止创业板IPO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

深交所日前公布关于终止对苏州速迈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速迈医学”)首次公开发...

10 我国首台套移动临床试验单元投入应用示范

4月9日,我国首台套移动临床试验单元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装完毕,投入应用示范,...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